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快和闪宝一起看看同学们暑期社会实践的青春风采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礼育青苗·仪美添色”实践团赴新疆昭苏县第一中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昭苏县第一中学,团队围绕“礼仪+美育+环保”主题,系统开展“八礼四仪”系列课程、爱国韵律操教学、环保手工坊等15个主题课程,引导学生提升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组织开展青春仪式与爱国韵律操汇演,集中展示教学成果,增强学生仪式感与集体荣誉感;深入推动环保实践教育,通过“变废为宝”手工坊、校园生态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此次实践以礼仪教育和文化浸润为主线,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认同,更实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育并举”的有机统一,彰显了新时代农林高校学子服务边疆、奉献边疆的青春担当。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仪路童行·科技筑梦”实践队7名学生赴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河北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支教活动中,团队成员为当地学生提供课业辅导,精心设计科学小实验、机械臂模型搭建、“海陆空”模型制作、纸飞机大赛、“我的家乡”绘画比赛、纸桥承重实验、趣味数学小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爱好培养中收获成长。此次活动,团队将书本理论融入支教实践,既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创新意识,为普及科技知识贡献了青春力量。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第六支队赴渭南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先后探访东赵小学、新民小区、渭华起义纪念馆等地,通过志愿服务、走访调研等形式服务社会。在学校,队员们讲授特色课程,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在田间地头,切身感受乡村发展变迁;在渭华起义纪念馆,感悟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团队成员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教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护航劳资·普法秦粤”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陕西、广东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围绕“法律护航+科技探索”双主线,走进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学习劳动法相关知识,在律师讲解中掌握求职法律风险防范要点,明晰就业陷阱与自身权利;在广州、深圳街头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民法典及劳动法宣传资料400余份,回收问卷100余份,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走访华南农业大学和6家创新企业,了解自动驾驶、AI园林管养、农业无人机等技术,感受智能制造与农业现代化创新活力。此次实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彰显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七彩假期·候鸟筑梦”暑期三下乡团队,在杨陵区大寨街道梁氏窑社区组织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20余名社区儿童参与。实践团以“专家宣讲+实地研学”模式开展理论宣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耕读文化馆研学,厚植孩子们的家国情怀;以“专业授课+实践体验”推进安全防护教育,开展普法知识和禁毒知识宣讲,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心理团辅与孩子们聊天谈心,关注孩子们心理健康;学业辅导结合美育浸润,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队员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也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践行团”在莲湖区“和乐之家”老年餐厅开展“青春伴夕阳”社会实践活动。7名队员深入助老一线,全程参与老年午餐服务,细致完成洗菜、切菜、打饭、维持秩序、打扫卫生等工作;与老人共同体验“和文化”,研习《弟子规》《孝经》,和退休义工探讨中华“孝”道、慈善与志愿精神。此次实践,团队采取“青春服务 + 文化传承 + 社区助老”模式,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担当。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青锋筑梦·乡途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蓝田县玉山镇青联希望小屋开展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采访调研,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兴趣爱好及课业需求,制定支教方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学业辅导为主、心理疏导为辅的帮扶关爱活动;围绕普通话推广、心理健康、非遗漆扇制作等内容组织趣味活动,满足孩子们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开展环境保护、安全教育等特色主题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举办文艺汇演和亲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开展支教服务,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