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基层团组织工作动态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三秦学子三下乡 | 扎根基层,投身服务实践(三)

更新时间:09月29日 点击数:108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快和闪宝一起看看同学们暑期社会实践的青春风采吧。

陕西师范大学

1759125897880618.jpg

陕西师范大学“身心运动与健康促进和运动表现提升”实践团前往汉中市留坝县开展“运动赋能乡村,健康点亮未来”暑期实践。团队以乡村儿童体质健康与姿态纠正为核心,通过专业的基本姿态与运动能力评估,精准掌握当地儿童身体发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创新构建“评估—教学—纠正—育人”四位一体体教融合模式,将健康评估、姿态纠正、趣味运动课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将体育专业知识与乡村儿童的成长需求相结合,服务于乡村体育教育,助力提升乡村儿童的健康。未来,团队将继续推进校地合作,以体育为纽带,持续为乡村儿童体育教育注入专业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西安石油大学

1759125944217261.jpg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耕者”实践团,赴鄠邑区东索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走进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接受红色精神洗礼;走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画室,学习体验农民画非遗文化;开展“一对一”支教与医疗健康宣传,精准服务村民需求;参与校地共建基地揭牌仪式,为长效合作奠定基础。未来,团队将增强服务效能,以青春之力为基层工作注入鲜活力量。

西安外国语大学

1759126048520601.jpg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童‘心’同‘星’”实践队走进安康市镇坪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对接村委、深入村落,在逐户走访中摸清孩子们的生活轨迹;围坐聊天、耐心倾听,在真诚陪伴中捕捉每个孩子细微的心理需求。队员深刻领悟:青年既是陪伴者,更是责任的传递者。当青春的阳光照进乡村,不仅温暖了孩子的心房,更让学子在共情中与孩子们实现“双向成长”。

西安医学院

1759127343488150.jpg

西安医学院“青春赤子·医路护乡”乡村健康小屋暑期实践队赴子洲县、子长市,开展基层医疗调研与红色教育社会实践。实践队在子洲县党史教育基地、子长市瓦窑堡会议旧址、抗日红军大学旧址等地开展红色研学,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深入乡镇,开展慢性病筛查、中医诊疗等义诊服务,组织急救宣讲,与当地医院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为长效服务奠定基础。此次实践采取“红色教育 + 医疗实践”模式,让医学生在红色熏陶中坚定初心,在医疗服务中提升专业能力,为基层医疗健康事业注入了青春动能。

榆林学院

1759127382730639.jpg

榆林学院“薪传两弹·奋斗启程”实践队赴米脂县、绥德县等地,依托“AI技术”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实践队以“精神传承与科学启蒙”为内核,从老旧胶片故事切入,构建“故事共情—精神提炼—行动启发”教育模式,为乡村儿童打开了解“两弹一星”历史与核工业价值的窗口。设置互动提问,让青少年从被动倾听者变为主动思考者。队员们相信当“两弹一星”精神通过宣讲真正走进青少年心中,必将推动科学梦想与家国担当同频共振,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精神养分和不竭动力。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1759127423898582.jpg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筑梦支教·扶育未来”社会实践团赴彬州市开展非遗文化课程,以剪纸、漆扇等传统技艺为载体,为当地儿童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课程创新采用 “文化讲解 + 技艺展示 + 实践体验”模式,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实践团以中国传统“窗花”为切入点,系统讲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孩子们用天然大漆在素面团扇上勾勒图案,制作出漂亮的漆扇,切身体会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支教课程,既是传统文化宣传的创新尝试,更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1759127456260729.jpg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童心相伴·爱心传递”暑期实践队赴咸阳市泾阳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为当地孩子打造多彩成长课堂。实践队围绕儿童全面发展开设绘画、书法、手工、围棋、舞蹈、茶艺等兴趣课程,助力孩子拓展兴趣爱好;开展安全教育、启蒙课堂、汇报演出等特色活动,充实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建立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践队以青春脚步扎根乡土,用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上一篇文章:三秦学子三下乡 | 科创领航,普惠民生福祉(三)

下一篇文章: 三秦学子三下乡 | 青春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