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大学生创业问题,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要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共青团始终关心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近年来,陕西共青团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大学生成长发展,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能力,着力从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等各方面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12014班在杨凌示范区团委、科创中心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聚焦园林景观规划、多肉培植等方向,毕业后班级集体创业成立陕西垚森园林景观有限公司,班委会发展成为公司的董事会,团支部发展为公司的党支部。
一、“班级团建”为集体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期间,为增强班级凝聚力,把全班同学团结在一起,园林12014班以班级团支部为基础,自发组织成立了四个班级内部“小社团”。一是毅谨报社,主要分享园林艺术专业大师心得和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最新理论研究及案例。二是诚谨园林植物编辑部,主要按照习性、药性、园林应用等对植物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编辑。三是工学结合试验田种植部,利用学校闲置试验田,种植花卉植物,长成后进行销售,收益充盈班费支持班级活动开展。四是随毅图片摄影室,主要记载大家大学三年学习生活,为班级留住美好记忆。
在成功运营四个“小社团”的基础上,园林12014班利用社团收益设置了班级奖学金和班级福利,对成绩排名靠前的宿舍及个人给予物质奖励,给各个宿舍配套洗衣粉、消毒液等公共用品。
创业的本质是一群人高效协作,来完成一件事。大部分团队创业不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团队人员心不齐。园林12014班在“班级团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同学的个人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提高了班级凝聚力,为他们后续班级集体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对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的他们来说,创业扶持政策对他们尤其重要,是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杨凌示范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省一流的农林科技创业环境,积极实施提升优化创业环境“10+3”行动方案,大力实施“3631”方略,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营造“审批最少、程序最简、办事最快、服务最优”的创业环境。
陕西垚森园林景观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业务。当时公司全员出动找业务,20多天的奔波和游说,没有联系到一个业务。之后在母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下,公司承接了第一个项目,即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养护项目,项目总金额8.8万。后来,在杨凌示范区组织部的帮助指导下,公司多次到上海、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模式。杨凌示范区科创中心相关专家也深入公司调研指导,对公司进行内部结构分析,校对市场精准定位等。
随着业务慢慢扩展开来,公司先后获得了省、市级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各级领导也先后到公司视察、调研,营业额也从刚开始的不到10万,到第二年的22万……到现在的220万。今年10月,公司“绿肥红瘦小多肉”项目在央视《创业英雄汇》栏目中进行展示,成功融资300万元。
三、“年轻就要折腾”打造企业文化内核
2015年毕业时,园林12014班的同学们没有按部就班的去找工作,他们敢想、敢干,本着“服务于集体,受益于集体”的初衷,结合自己的专业,成立了陕西垚森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为节省成本,所有同学都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迎着日均温度超过35℃的高温去跑业务;自己动手对长久失修大棚进行修缮,和工人一块蹲在地里拔草;由于大棚距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大家的午饭就在大棚里面解决,每天早上提着馒头矿泉水,中午将就一吃,找个纸板铺地上休息会儿就又接着干;大雪天里自己装卸绿植……
这些就是园林12014班同学们的工作常态,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折腾,一直坚持到现在,成功打造了“年轻就要折腾”的企业文化,增强了同学们对公司的认同感。
就像公司创始人李松所说:“年轻就要折腾,年轻也能折腾。这四年多的发展,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这个历程对我们而言比结果更有意义,因为在奋斗历程中,我们把生活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