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团委、杨凌示范区团工委:
为了切实推进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按照团中央的总体安排部署,团省委先后发出了《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加强流动团员青年管理的意见》(陕团办发〔2010〕27号)、《关于全面推进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的通知》(陕团办发〔2010〕47号),对全省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确保上述文件得到贯彻落实,现就实际工作中的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外出务工青年团建的工作重点问题
根据省人社厅资料,我省目前外出务工人员约440万人,其中约220万人在省外务工,82.6%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仅广东省就有92.2万,占到省外务工人员的45.2%;其他重点外出务工省份还有浙江(7.6%)、北京(7.2%)、江苏(7.1%)、上海(6.4%)、山西(4.8%)、新疆(2.5%)等。从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来看,制造业占32.9%,建筑业占15.6%,住宿和餐饮业占11.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5%。推动我省外出务工青年团建工作,要集中精力,从外出务工青年最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入手,力求率先实现突破。
二、外出务工青年团建的工作任务问题
为加强对外出务工青年团建工作的考核,团省委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今年全省外出务工青年团建工作的基本目标,分为三个层面进行了安排并纳入年底各市团委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详见附件1)
省外层面,优先在我省外出青年最为集中的省份建立省市两级驻外团工委,鼓励有条件的县积极建立县级驻外团组织。其中,团省委除北京外再建立3个省级驻外团工委,各市也应分别建立3个市级驻外团工委。
省内层面,各市都应在省内外出务工青年最为集中的西安市建立驻外团工委,在西安务工青年人数较多的县也要积极建立驻外团工委,在西安建立驻外团工委的县应占到各市下辖县(市、区)总数的30%左右。
县域内层面,全面推行凤翔县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流动青年团组织的做法,承担团中央试点任务的凤翔县要在建立交通行业团组织的基础上,完成在餐饮和建筑行业的团组织建设试点;承担全省试点任务的宝鸡市,要在年底前实现每个县至少建立1个行业团组织的任务;各市至少确定1个县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建材、农贸市场等流动青年较为集中的行业团组织建设建立1—2个行业团组织。
三、外出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方法、步骤、程序问题
在方法步骤上,《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加强流动团员青年管理的意见》(陕团办发〔2010〕27号)提出驻外团工委建设具体可按照“六种依托”模式和五个基本工作步骤进行,请各地继续参照文件精神执行。
在组织程序上,哪一级的驻外团工委由哪一级的团委负责提出机构设立的意见、驻外团工委领导班子人选的提名与考察、驻外团工委机构的批准成立与领导班子任命,同时抄报上一级团委备案。批准驻外团工委机构成立与任命驻外团工委领导班子的文件格式可参考附件2、3。
四、外出务工青年团建的工作节奏问题
推进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意义重大,政治性强,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反应,严格按照《关于全面推进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的通知》(陕团办发〔2010〕47号)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当前,各市要尽快完成外出务工青年总体情况的调研工作,准确掌握总体数量、区域流向、行业分布等基本信息,提出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的基本方案,并与流入地团组织充分对接。各市工作方案务必于7月中旬前报送至团省委农工部。(部门邮箱:qingnongbu@163.com;联系人:王浩澍 张 路;电话:029-88401365)
五、驻外团工委的工作职责问题
驻外团工委作为一级团委的派出机构,以外出务工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其主要职责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履行好组织协调职能,逐步建立完善“驻外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团员青年”的组织架构,切实服务团员青年成长发展。
(二)加强驻地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好驻地团总支,推动建立企业、社区团支部,指导驻地团的基层组织加强与青年的联系,尽可能地覆盖到每一个团员青年。
(三)着力构建团员青年教育管理、就业创业、权益维护、关爱帮扶和人才培养平台,确保流动团员离乡不离团、流动不流失,为驻地的建设和陕西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完成派出团委、当地团委以及驻外党组织交办的有关事项。
六、驻外团工委的管理体制问题
各市、县团委要加强与流入地团委的沟通协商,建立有效衔接机制,积极争取把驻外团工委纳入当地团组织的统一管理,对驻外团工委成立、管理以及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支持和参与。基本管理体制如下:
(一)省级驻外团工委受团省委和流入地团组织双向管理,在当地有省政府驻外办事处的,同时接受办事处的管理。
(二)市、县两级驻外团工委受派出团委领导外,要接受上一级驻外团工委的管理,还应当接受政府驻外机构和驻外党组织的管理。
(三)对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采用双向考评体系,由派出团委和流入地上级团工委同时考核。团省委将逐步将省、市两级驻外团工委纳入市级团委年度考核体系。
驻外团工委的初期运行可以依靠挂靠单位的工作经费、驻外办事处及商会的支持和青年创业带头人的支助等;在全省驻外团工委普遍建立后,团省委将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专项经费申请报告,给各个省级驻外团工委一定工作经费补助;各市、县也应积极争取同级财政给予驻外团工委一定经费支持。
七、驻外团工委的部门设置及职能问题
根据驻外团工委的职责和任务,一般可内设以下部门,各地可根据实际灵活设置。
(一)组织建设部。负责研究制定驻外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措施,起草团工委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并监督各所属团组织执行;负责团干部和团员等情况的统计和团费管理工作;负责团干部、团员培训和争先创优工作;开展推优工作,推荐优秀青年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组织外出务工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等团的主题活动;指导驻外团的基层组织开展组织建设和团的活动。
(二)权益维护部。研究务工青年权益保护、管理和发展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有关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指导驻外团组织开展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的社会协作网络;整合律师、法律工作者和志愿者资源,组建务工团员青年权益维护队伍;协助相关部门处理本籍青少年权益维护个案;承担对本籍企业与青年的法律维权服务工作。
(三)就业创业部。对青年就业创业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青年就业创业的发展规划;探索青年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为更多的外出务工团员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对就业创业项目进行考察与整合,协调项目实施;组织协调投资洽谈会、创业论坛等活动,承担融资对接、商务对接、融资项目策划、渠道选择和流程控制;负责建立企业人才档案和高校本籍优秀学生人才档案,做好企业与人才的对接工作;营造氛围,引导本籍团员青年创业或返乡创业。
(四)志愿服务部。负责驻地本籍青年志愿者注册登记、发证和志愿者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安排、协调本籍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内容和志愿服务时间认证;为各专业服务队提供培训,为志愿者骨干提供管理技能培训;与各种社团、共建单位加强联络;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和协助企业成为志愿服务事业的主力军;拓展本籍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网络。
(五)对外联络部。主要负责与青联、商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同乡会等团的外围组织和青年自组织中驻外成员的联络,团结和引领其投身驻地和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信息,积极主动地求得支持和帮助,提供政策、法律、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发挥桥梁作用,扩大成员的交往范围和影响,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增强交流和合作,提供学习、培训、进修机会;开展优秀青年典型评选活动,提升陕西青年形象。
八、驻外团工委的人员构成问题
本着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配齐配强驻外团工委领导班子,组建好驻外团工委委员会。一般省级驻外团工委委员会原则上在20-25人左右,设书记1名,副书记4-6名;市级驻外团工委委员会原则上在10-15人左右,设书记1名,副书记2-4名;县级驻外团工委委员会原则上在7-10人左右,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驻外团工委书记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团员青年拥护、热心团的工作,通过派出团组织直接考察任命、区域内竞聘选任、务工团员青年民主推荐等形式选任。省市县三级驻外团工委班子和委员会任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
为了方便各地开展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团省委编印了《外出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指南》,将于近期印发各市、县团委,请及时查收并参考开展工作。
共青团陕西省委办公室
201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