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专题工作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陕团办发〔2010〕14号 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征集我省分类引导青年典型工作案例的通知

更新时间:10年03月12日 点击数:1379

各市(杨凌示范区)团委,省直各团工委,有关厅(局、总公司)团委,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各高等学校团委,各试点单位,团省委有关部室:
根据团中央的统一部署,我省自2009年6月启动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以来,各地团委和试点单位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要求有序推进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扩大宣传、交流,推动全省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经研究决定,面向全省各级团组织,广泛征集青年思想引导典型工作案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针对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四个不同领域青年群体,围绕具体引导目标,运用适当引导路径,开展的青年思想引导案例,都属于本次征集范围。各单位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要围绕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引导青年,如何帮助青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如何使优秀青年典型更加贴近青年、真正走进青年,如何开展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引导、如何借助时尚元素和文化形式引导青年等方面进行重点申报。
二、征集标准
1、推荐的案例要创意新颖,主题突出,措施具体,形式生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能够充分体现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社会反响强烈,深受青年人欢迎。
2、推荐的案例应是由共青团主导开展,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工作。
3、推荐的案例分为大学生群体、企业青年群体、进城务工青年群体、农村青年群体等四个不同类别。可以是在市(区)、部门、系统中开展的工作,也可以是学校、企业、社区基层团组织开展的工作。
4、推荐案例要符合青年认知规律,创造并灵活运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和载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其他地区、单位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案例评审
本次案例征集完毕后,团省委将组织专家评审组对申报案例进行集中评审,从中评选出最佳案例10个,优秀案例20个,入选案例50个,并收录至《陕西省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典型案例汇编》。部分典型案例经过遴选后,将被作为典型经验制作成文字、影像资料上报团中央,并在全团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会议和全省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会议上予以展示。
四、申报事宜
1、数量要求
各单位要找准有效引导路径,结合各自优势和工作基础,对四类青年群体的引导路径进行统筹和规划,把工作全面展开。各市(杨凌示范区)团委要针对每类青年群体分别至少上报3个典型工作案例;省直各团工委,有关厅(局、总公司)团委,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各高等学校团委,各试点单位、团省委有关部门要针对主要引导的青年群体,至少上报3个典型工作案例。
2、体例要求
推荐案例应包括如下要素:(1)引导对象;(2)案例名称;(3)引导目标和路径;(4)活动背景;(5)理论依据;(6)案例主要创意和特点;(7)案例的主要做法及流程;(8)案例效果评估;(9)案例推广注意事项;(10)重要资料附录。
3、写作要求
(1)写明案例背景。案例名称应该是工作主体主要针对一类青年群体,准确把握引导目标,紧扣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综合运用引导工作路径后所形成的具体工作载体,而不应该是单一的活动名称。要清楚的罗列出主要引导目标和引导路径,可在附件一中进行选择,也可以积极探索其他引导路径。活动背景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说明开展此项工作的原因和拟解决的问题。理论依据主要分析活动对青年思想产生积极作用的内在机理,写明主要工作思路及其形成过程,工作思路形成过程中存在的内部争论与不同观点也需写明。案例主要创意和特点要总结、整合、提炼该项活动较以往工作的主要创新点和呈现出的新特点。
(2)突出工作特色。案例的主要做法及流程要具体说明工作要点和筹备步骤,着重介绍制度化建设和机制保障情况。要突出某类青年特点,侧重一个方面,深入剖析,重点突出具体做法,可操作性要强,不要求面面俱到,切忌写成经验总结材料。
(3)注重深层挖掘。案例效果评估要客观评估工作成效,含活动在引导青年形成正确思想认识方面的作用,活动参与青年数、辐射青年数以及社会影响等,其中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均需写明。案例推广注意事项要说明工作开展的难点和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工作的建议及相关思考。要在总结具体做法和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理论依据,关注普遍性,从具体实践中提炼出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的基本经验,确保上报材料在全省范围内有可借鉴学习的价值。
(4)按照规范写作。案例文本应当主旨清晰、层次分明、资料翔实、言简意赅。字数在2000字以内。
4、时间要求
请各地各单位将报送表和文字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连同相关资料(有关图片、媒体报道复印件)于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前寄团省委宣传部(地址:西安市红缨路155号,邮编710068)。同时,请将相关材料电子版发送至stxzyg@126.com,在邮件标题上注明“XX(单位名称)分类引导青年典型工作案例”字样。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是团组织发挥“四项职能”,实现“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展示各级团组织工作成果的大好舞台。各单位要将其作为近期的主要工作,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顺利开展,收到实效。
2、严格把关。全省分类引导青年典型工作案例是我省各级团组织开展引导青年工作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各单位要实事求是,把握标准,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上报工作。
3、加强宣传。各地各部门要抓住征集全省分类引导青年典型工作案例的有利契机,发现树立一批有影响力、说服力的典型进行宣传,把工作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把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引向深入。
联系人:宋文科 马梁
电 话:029-88418209
附:1、陕西省四类青年思想引导主要目标和路径
2、陕西省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典型案例报送表
3、陕西省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典型案例范本
 
                  共青团陕西省委办公室
                   2010年3月12日
 
 
附1:
陕西省四类青年思想引导主要目标和路径
 
一、大学生群体
(一)引导目标
1、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爱国感情;2、引导大学生理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引导大学生认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4、引导大学生积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旗帜鲜明的反对“多党制”、“三权分立”等西方的民主制度模式;5、引导大学生积极认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7、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8、引导大学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9、引导大学生认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的统一;10、引导大学生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11、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12、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的就业难问题。
(二)引导路径
1、面对面交流;2、社会实践体验;3、社会观察引导;4、新媒体覆盖;5、校园传统媒体传播;6、仪式教育;7、文化熏陶;8、榜样示范;9、时尚吸引;10、游戏渗透;11、社会化技能培养。
二、企业青年群体
(一)引导目标
1、引导企业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理性表达爱国感情;2、引导企业青年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3、引导企业青年巩固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4、引导企业青年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分配制度,理性看待目前存在的分配不合理现象;5、引导企业青年以全面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重点,正确认识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6、引导企业青年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7、引导企业青年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同时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8、引导企业青年以实际行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引导企业青年理性认识社会公平是一个渐进过程;10、引导企业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二)引导路径
1、紧扣职业发展进行正面教育;2、充分运用新媒体,为思想引导工作注入新活力;3、面对面的释疑解惑;4、加强企业青年文化建设,弘扬主流价值观;5、组织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三、进城务工青年群体
(一)引导目标
1、引导进城务工青年深入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理性表达爱国感情;2、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认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能保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又能促进经济蓬勃发展;4、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活力;5、引导进城务工青年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6、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认识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既是党的不懈奋斗目标,也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7、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8、引导进城务工青年认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9、引导进城务工青年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二)引导路径
1、提供有效服务;2、开展实践体验;3、情感心理抚慰;4、榜样典型激励;5、引导社会观察;6、文化休闲娱乐;7、用好传统媒体;8、探索运用新媒体。
四、农村青年群体
(一)引导目标
1、引导农村青年进一步增强朴素的爱国感情,立足本职做贡献,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2、引导农村青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对基层政府的认可和对党政干部、普通党员的认同;3、引导农村青年认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土地政策;4、引导农村青年了解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客观看待村民自治制度;5、引导农村青年初步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宗教信仰问题;6、引导农村青年正确看待社会风气、群体性事件、城乡差距等社会问题,增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7、引导农村青年弘扬时代精神,增强科学意识和法制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8、引导农村青年把个人成功和致富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在个人发展致富的同时为社会尽一份责任;9、引导农村青年客观理性看待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对自身生活和农村发展的信心,自觉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二)引导路径
1、大众传媒;2、正面灌输;3、社会组织;4、典型宣传;5、实践体验;6、政策解读;7、技能培训;8、文化娱乐。

陕西省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典型案例报送表
推荐单位:            (公章)   
案例类别:□大学生 □企业青年 □进城务工青年 □农村青年
案例名称
 
主办单位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引导目标
 
引导路径
 
活动背景
 
理论依据
 
主要创意和 特 点
 
主要做法及 流 程
 
案例效果评    估
 
案例推广注意事项
 
注 1:上述问题可另附页回答,总字数不超过2000字;2:可附重要资料及图片;3:此表可复制。

陕西省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典型案例范本(供参考)
推荐单位:******(公章)
案例类别:■大学生 □企业青年 □进城务工青年 □农村青年
案例名称
不同的青春 一样的情怀
——思想大讨论活动
主办单位
***
负 责 人
***
联系电话
***
引导目标
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引导路径
榜样示范、校园传统媒体传播、新媒体覆盖、社会观察引导
活动背景
宝鸡1.27抢险救人青年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与我省张华救人、华山抢险、杰出志愿者熊宁以及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群体精神一脉相承,充分展现了一代代陕西青年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竭心尽力、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当代青年的价值选择。要通过“不同的青春 一样的情怀——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揭示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规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排除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错误导向,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理论依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讨论活动可以对青年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宣传,能够对青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对青年英雄群体和张华救人、华山抢险、杰出志愿者熊宁以及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进行对比、学习、讨论,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明确当代陕西青年的社会责任。充分借助主流媒体,通过开辟讨论专区、设立网上讨论区、刊发评论员文章、制作广电专题片、召开研讨会等方式,积极参与并正确引领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并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行正确、理性的思想表达。
主要创意和 特 点
1、进行纵向联系。把青年英雄群体与张华救人、华山抢险等进行纵向联系,组织青年学生对两代陕西青年道德选择进行讨论,引导青年学生秉承英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2、进行横向联系。把青年英雄群体与杰出志愿者熊宁和长江大学生英雄群体进行横向联系,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3、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借助校园传统媒体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点地渗透,通过团日、班会等形式进行集中学习讨论,通过网络论坛进行虚拟世界思想交锋,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理性的进行思想表达。
主要做法及 流 程
下发活动通知,划分活动阶段,提出工作要求,整合媒体资源。抓住用好三月志愿者服务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机,充分利用主题团队日活动、沙龙、集会和演讲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青少年针对如下话题进行交流讨论:1、从张华救人到宝鸡峡抢险——两代陕西青年的价值选择;2、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到宝鸡峡抢险救人青年群体——两代陕西青年的道德对话;3、从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生英雄集体到宝鸡峡抢险救人青年群体——当代青年的光荣与梦想;4、从爱心天使熊宁到宝鸡峡抢险救人青年群体——当代陕西青年的责任担当。充分借助主流媒体,通过开辟讨论专区、设立网上讨论区、刊发评论员文章、制作广电专题片、召开研讨会等方式,积极参与并正确引领大讨论活动。
案例效果评    估
该项活动在各大中专院校开展,总计约有***万名青年学生直接参与讨论活动。 “**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日报》、《**报》、“**网”以及各大中专院校校园媒体都通过开辟讨论专区、设立网上讨论区、刊发评论员文章、制作广电专题片、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参与了讨论活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间接辐射约***万名青少年。活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反响良好,从网上论坛留言情况分析,大部分青年网友都能正确看待青年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都向青年英雄群体表达了敬佩和缅怀之情,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选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一小部分青年学生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情况,认为两名风华正茂的青年为了救起一名五岁儿童而牺牲不值得,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引导。
案例推广注意事项
典型引路是团组织引导青年的一条重要路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的变化,青年学生对“高大全”的榜样人物存在自发的距离感,进而对身边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青春榜样和平民英雄萌生了自发的亲切感。在对先进人物的宣传,一定要注意真实、亲切。同时,要更加注意先进人物对青年学生在思想深处的触动,要有意识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学习,在其思想深处树立起一组英雄群像,进而对青年学生产生更强烈、深入、有效地影响和引导。在讨论活动中要具体注意以下事项:1、要对相关联的先进人物和群体榜样事迹进行充分了解,充分挖掘其精神上的共同点,使思想引导工作更具说服力;2、要认真分析青年群体的思想特点,准确把握青年群体思想意识上的关键点,有的放矢,使引导工作更具针对性;3、集中讨论可以采取分组方式,每组8—10人为宜,确保人人都能充分表达思想观点,使工作更具实效性;4、要认真组织主流媒体和校园媒体,形成宣传、学习、讨论的大氛围;5、要高度重视网上的思想反映,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导向;6、可以进一步尝试应用手机媒体,譬如编写手机短信、制作手机FLASH进行传发,制作抢险救人青年英雄群体手机屏保图进行传送等。
注 1:上述问题可另附页回答,总字数不超过2000字;2:可附重要资料及图片;3:此表可复制。

上一篇文章:陕团发〔2010〕1号 共青团陕西省委2010年工作要点

下一篇文章: 陕团办发〔2010〕16号 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印发《关于落实省文明委2010年为未成年人办10件实事中由团省委牵头的有关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