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团县委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严格落实团中央、省、市委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细化工作任务,调动各方资源,集中时间,全力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努力推动团组织对镇域农村青年的覆盖面。截至目前,泾阳县13镇已全面完成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任务,建立乡镇直属团组织260个,覆盖农村团员2584人,联系农村青年5300人。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泾阳团县委高度重视“大团委”建设工作,为做好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团县委及时向县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团县委联合县委组织部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并下发《泾阳县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团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建设方向,找准建设载体,成立领导小组,稳步推进工作,切实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做深、做透、做扎实、见成效。在推进过程中,团县委多次召开各镇共青团工作负责人座谈会,对各镇在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过程中的方式和困难展开讨论,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有效的推进了建设工作进度。
二、夯实责任,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县级团委是推动主体,团县委经过认真分析,结合泾阳的实际,将全县13镇分为北部源区、中部灌区和南部开发区三个片区,领导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同志包镇,把任务落实到人,分别联系指导所包镇的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并具体抓该镇团委的直属团组织建设;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镇团委是执行主体,各镇团委集中组织格局创新后专兼职团干部的力量,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坚持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原则,积极向镇党委、政府专题汇报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就本镇开展此项工作争取重视和支持,形成了县、镇以工作为纽带,团县委领导班子带,团县委机关同志比,乡镇团委赛的良好局面,迅速把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推向了高潮。
三、创新思路,健全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形成团建模式:按照企业、工商、农业、自由职业、机关事业等不同单位青年聚集方式,采取批量、垂直、分片、联合等不同团建模式,实现直属团组织对青年有效覆盖。重点是在非公团建、合作社团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网络、商业街、机关事业单位派出机构、工商联合等团组织;二是制定督导制度:要求各镇团委从10月15日起每周以书面表格的形式上报工作进度,及时总结上报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将乡镇大团委建设列入2012年度对镇团委考核内容,并单独设立奖项进行表彰,对进度较慢、虚假瞒报或完成较好均通报到同级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