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面临的暑期“看护难”“教育缺”困境?汉中市略阳县创新推出“七彩假期”关爱行动,为特殊儿童群体构筑起安全、充实、快乐的暑期成长空间。
今年暑期,共青团汉中市略阳县委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妇联、县未保中心、县少工委等单位共同策划实施的“七彩假期”系列关爱行动在全县多个社区、学校深入开展。行动汇聚青年志愿者、“返家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及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为特殊儿童群体打造了一个安全、充实、快乐的暑期成长空间。
针对暑期家长普遍反映的子女看护难题,团县委在兴州街道中学路社区、新城社区开设了公益托管服务点。该服务主要面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及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一对一”精准学业帮扶;围绕“爱鸟护鸟”、未成年人保护法、垃圾分类等主题开展知识宣讲;同时融入了红色教育元素,通过讲述革命故事、播放红色影片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
在白雀寺镇的“小螺号”行动夏令营中,汉中市绿色联盟青年志愿者协会带来了书法、舞蹈、声乐等艺术课程,以及“汉水溯源”趣味地理课堂,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和探索精神,并组织了趣味运动会,以接力跑、跳绳等项目增强体质。西北政法大学“非遗麻编·羌汉同心”三下乡实践团队,现场教授麻编技艺,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接官亭镇的夏令营活动中,益微青年花少队的志愿者们用热情与创意为乡村孩子们打造了一片温馨活泼的天地。夏令营期间,他们围绕素质拓展、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核心内容,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既有考验协作的团队游戏,也有发掘潜能的兴趣体验,更有贴近生活的安全实训,全方位助力孩子们在快乐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在白水江镇的夏令营活动中,兰州大学“圆梦兰天”小队带来了满满“干货”: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奇妙的科学原理;艺术创作环节里,大家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尽情释放想象力,勾勒心中的美好世界;体育运动场上,跑步、跳绳、团队竞技等项目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强健体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充实又快乐,在多元体验中收获成长。
“七彩假期”还聚焦儿童心理健康,团县委联合县妇联和县未保中心在多个社区通过《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主题分享、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有效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暑期安全是重中之重。活动特别强化了安全自护教育,尤其是防溺水教育。通过剖析真实案例、现场演示自救互救技能等方式,志愿者们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切实掌握防范和应急逃生知识,为孩子们安全度过暑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中学路社区参与的学生陈俊宇表示:“社区主要给我们讲了防溺水和怎样控制心理情绪这两个主题,我交了很多朋友,也知道了怎样控制情绪,怎样安全地游泳。哥哥姐姐们还给我们设置了一些互动小游戏,还有一些礼品,非常开心。”
“我和孩子爸爸平时跑网约车,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现在托管班不仅免费,还能让孩子学到这么多东西,真是帮了大忙!”家长李女士感激地说。
此次“七彩假期”关爱行动是团县委整合党政部门、高校资源与社会力量,共同服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次成功实践。行动以社区、学校为阵地,精准对接特殊儿童群体需求,累计服务儿童超过1000人次,在兴州街道中学路社区、新城社区、白雀寺镇、乐素河镇、白水江镇、接官亭镇等6个点位开展,共组织7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4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通过多元化服务,有效解决了暑期儿童关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