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不分先后)
1.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集群与巡飞弹药总体部
团队现有员工44人,35岁以下员工35人,党员36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27人,包括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兵器工业集团青年科技带头人2人、兵器203所科技带头人1人。人员综合素质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平,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年轻化、高学历、有信仰的青年人才队伍。团队主要承担集群弹药、巡飞弹药相关领域发展战略研究、顶层规划论证、装备研发等科研任务,同时承担智能弹药系统总体与前沿支撑技术、任务管控、协同规划、任务载荷等基础研究,是兵器集团智能弹药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是邹汝平院士创新工作室核心力量。团队时刻关注和紧跟集群与巡飞领域发展前沿,围绕承研的数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开展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先后荣获国务院“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信部“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人社部“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国防科工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等多项荣誉。
2.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电计量仪器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15人,35岁以下青年12人,致力于精密光电计量仪器的国产化,解决目前航天型号任务中测量技术的瓶颈问题。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融入党建思想教育,月均开展两次主题学习活动。其中包括邀请侯洵院士作报告、观看老科学家专题纪录片,更好地传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团队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前往韶山、蒲城等地接受党建思想教育,积极与国科大等单位进行前沿技术交流。在外场服务和保障过程中以及西安疫情期间,团队成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有力地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展,充分体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承担起国内首个2m超高分辨率高光谱载荷技术项目目标模拟器系统的研制工作,规避了因前置镜研制周期过长导致项目竞标技术论证延误的风险。针对航天航空领域大口径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长期存在的多个瓶颈性技术难题,深入研究解决限制杂散光测试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大口径相机的高精度杂散光测试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团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上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积极参与到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交叉实验平台——阿秒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中去,促进国家超快科学的发展。团队曾荣获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委组织部“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全省一流团队”,陕西省科学院“陕西省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三次)等荣誉。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天问一号任务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3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26名。团队始终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面对火星的复杂环境,特别是火星稀薄的大气环境,使得大功率产品需要能“扛”得住低气压,不发生低气压放电。常规设计的产品重量将达到 10kg 以上,但天问一号苛刻的重量要求,产品必须做到 1kg以内,要求这么苛刻的产品,国际上没人做过,也买不到,只能自己来做。团队历经数十轮的攻关,放弃了多个节假日的休息机会,不断攻关,最终成功研制成功。团队先后获得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人社部“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陕西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团队成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探月任务突出贡献者”“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标兵”“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劳动竞赛标兵”“陕西省劳动竞赛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4.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承包事业部
事业部现有人员61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2名,团员30名。第十四届全运会和第八届残特奥会召开期间,中建丝路总承包事业部全力推进十四运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事业部承(参)建的陕西国际体育之窗项目、幸福林带项目、西安地铁十四号线、北辰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作为“十四运”配套工程及重大的民生工程,始终做到精心谋划、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均已全部按期投入使用,为十四运圆满召开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事业部充分发挥总包优势,加快推进在施项目建设进度,跑出建设加速度,适时召开十四运维保推进会,设置专人专岗24小时在线维保,组织百余名“建证”志愿者团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给八方来客。十四运组委会、西安市高新团区委专程向中建丝路(中建西北区域总部)发来感谢信,对十四运场馆建设、赛事维保以及志愿者服务给予高度评价。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事业部党员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踊跃报名,逆行出征,全力支援公司应急抢建任务。2021年疫情再度来袭时,事业部青年员工闻令而动、集体出征,七天七夜建成雁塔区隔离点,充分彰显出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和战疫精神。荣获省总工会“陕西省工人先锋号”,团市委“西安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青年文明号”,陕西省建设工会“先进职工小家”等荣誉。
5.中航西飞“卓越复材,海鹰之翼”复材研制团队
团队隶属于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有成员30人,青年人占比达83%,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9人,平均年龄29岁,是一支专门从事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制件制造技术研发的青年技术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我国Y7系列、MA60系列、MA600系列、ARJ21-700、C919、JH7、Y20等30余型备受国人瞩目的飞机复合材料制件研制及技术保障工作,多次出色完成新技术预研、新品研制、飞机改装、飞机修理等重要任务,实现多个国内航空复材制造技术领域“零”的突破。研制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在超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自动化制造、整体复合材料筒段自动化制造等方面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承接内外部科研课题3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30余篇,荣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团西安市委“西安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省委军民融合办“创新创效大赛二等奖”,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等荣誉20余项。
6.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矸石零排放研究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13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2名,党员9名,团员6名,且所有成员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煤炭行业煤矸石的绿色化处置开展科研、设计及工程研究,形成了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多工况高协调的煤矸石多态充填技术体系,其中矸石浆体充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固体充填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22年12月,已为陕蒙地区二十余对矿井解决了矸石处置难题,实现了矿井矸石零排放,年累计处置规模超1000万t,为煤企探寻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科技成果方面,团队申请专利5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其中特等奖1项,起草编制了《煤矿矸石浆体采空区充填设计标准》和《煤矸石浆体充填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专著。“矸石零排放 守护绿水青山”项目获中煤集团第三届“创青春”大赛团体一等奖,并荣获2022年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革新类金奖。曾获陕西省科技系统青年创新创效“先进集体”,中煤集团“青年文明号”等。
7.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洋县支行
支行现有员工19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8名,党员6名,团员5名。洋县支行强化与县委县政府的汇报沟通,围绕县域重点企业、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等领域,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0.5亿元,有力支持了秦洋酒业、华瑞牡丹、宏玮食品、永辉农业等扶贫带动示范企业发展,被洋县人民政府评为“2021年度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坚持将普惠金融与服务“三农”融合,建成惠农网点30家,基本覆盖了重点乡镇,服务农村客户近两万人,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强化优质文明服务,融合开展志愿服务和金融知识普及,派驻2名优秀青年赴溢水镇大庄坡村和马畅镇双庙村驻村帮扶,得到当地政府及老百姓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省属地方银行的责任与担当。支行先后荣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支部”、省公安厅“平安单位”,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支行多名员工获得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系统优秀团员等荣誉。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60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7名,党员31名,团员5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学者长江学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团队重点围绕小麦重大生物灾害条锈病开展病害可持续控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2022年7月,团队历经18年潜心研究,最终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该研究成果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细胞》)发表。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科协“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陕西科协“陕西省西迁精神先进团队”等荣誉。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导学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74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6名,党员45名,团员19名。团队负责人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微电子学专家郝跃院士,该团队为国家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师生团队。聚焦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团队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核心设备、材料到器件的重大原始创新,产出了一批“不可替代”的标志性成果,氮化镓领域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聚焦国家集成电路战略人才需求,建设微电子专业主干课程近30门,编写教材20余部,为国家重大装备、行业领军单位培养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恩云飞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聚焦服务地方发展,主导建设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支撑西电芜湖、杭州、广州、重庆等异地研究院建设,团队成员主导获批建设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相关先进事迹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曾荣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政府“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
10.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
现有人员52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47名,党员10名,团员40名。自保护总站成立以来,全体人员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扬“敢为人先、善于创新、能打硬仗、富有情怀”的团队优良好作风,在没有先例借鉴经验的情况下,经过不断摸索和辛勤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启了“1551N网格化+12345网络化”的“数字秦岭、智慧管山”鄠邑模式,通过网格化、网络化、志愿化“三化协同”,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率先实行区、街道、村三级保护站分级管理体制、峪口峪道“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开启网格联动体系,秦岭保护区内4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全天候进行实地巡查,克服山高沟深、环境复杂等困难,成为我们真正的秦岭生态卫士。先后荣获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共青团西安市委“西安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区政府“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团区委“鄠邑好青年集体”等荣誉。
11.西安交通大学锐锋智锂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9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9名,党员4名,团员9名。团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开展技术攻关,致力于实现退役动力锂电池环保无污染带电拆解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落地,推进节能减排双碳目标的实现。团队首创性地设计了退役锂电池带电拆解技术,彻底解决锂电池回收污染问题。两代产线已交付上市公司云天化集团和全通实业集团使用。团队依托项目申请专利30余项,已授权专利16项,累积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所研发拆解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加快项目落地,以团队最新技术推动行业升级,成立锐锋智锂(陕西)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英诺天使基金1000万投资意向,预计投产后可带动上下游数千人就业。曾荣获中科协“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省高教工委“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苏州市委“第十四届苏州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优秀创意奖”,入选高教学会“实践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以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城乡建设管理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21人,35岁以下17人。团队聚焦新时代绿色建筑管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等交叉领域,依托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验室积极推动人居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完成《陕西省“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等省市9部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27项重大咨询课题,探索住房租购并举“陕西模式”、住房改革“陕西方案”,其中《西安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西安市争取获得24亿的财政补助资金。实验室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西部老工业基地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管理等研究,形成了《陕西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高等院校照明系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通则》等10部建筑节能标准,研究成果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中被采用,评估认证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222个。近3年来,主持绿色宜居村镇工程管理与监督模式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0项,城市更新背景下安置居民的福利变化测度与驱动-诱导机制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项目56项,在《管理世界》《Citie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78篇,出版专著12部,编撰团体标准12部,承担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金奖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奖励26项、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8项。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7项。
13.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青年志愿服务队
服务队隶属于冯庄乡人民政府,成立于2018年,现有队员30名,35岁以下青年25人,其中党员26人。日常工作中,注重当地文明新风尚建设,为全乡群众提供文娱活动服务,包括电影播放、广场舞编排、篮球技术指导等服务,其中培养的冯庄村广场舞队伍2021年荣获全国广场舞大赛三等奖。针对留守老人,利用好现有条件、积极筹措资金以冯庄村红白理事会大厅为服务载体,年年举行重阳节尊老活动,请老人们吃一碗美食,看一出好戏营造出良好尊老氛围。服务队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意识,每年邀请老红军、老团员、老党员以团旧址、知青旧居为依托,开展“过去的革命故事”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累计受教育人数超过5000余次。持续深化“冯庄”品牌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邀请农技专家,月月邀请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全乡群众提供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累计培训农户700余户,在乡村振兴路上,冯庄果蔬这个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持续发扬知青传统,利用青年夜校对群众开展各类政策宣讲,理论学习等活动,确保惠民政策人人知,理论知识人人晓。持续做好做实疫情防控,主动靠前申请配合公安干警坚守高速路口值班一线,累计劝返车辆5000余次,落地核酸检测20000余人,守好人民健康第一道防线。
14.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多晶硅技术开发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48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36名,党员28名,团员8名。截至2022年10月,已为国内多晶硅企业提供了70多项技术服务,总体设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3%以上,近几年国内新建的万吨级多晶硅生产装置基本均由华陆公司多晶硅技术团队提供工程设计和服务。同时,团队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21年底,团队在该行业获取的工程设计合同超过16亿元,总承包合同超过40亿元,其中多晶硅项目的技术转让费接近2.2亿元。经过10余年的创新与开发,多晶硅主要消耗指标已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团队成员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了国家标准《多晶硅工厂设计规范》,拥有9项专利、3项专有技术。曾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利一等奖”等荣誉。团队负责人纳入首批工程建设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名单,并获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
15.安康市汉阴县人民法院涧池人民法庭
法庭现有人员9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7名,党员2名,团员4名。服务范围涵盖38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面积298.18平方千米,服务人口11.25万人。自2019年以来,法庭年收案均超过500件,法官年结案数超过200件,“案多人少”矛盾加剧。法庭主动依托并融入汉阴县“321”基层治理模式,适应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探索形成“3+3+N”工作模式,即以“法官联系人民陪审员主抓案件审判、法官助理联系人民调解员主抓诉前调解、书记员联系网格员主抓法治宣传”为纽带,常态化开展与审判职能相关的诉讼服务活动。第一个“3”是人民法庭的三类人员,即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第二个“3”是人民群众内部的三类解纷力量,即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而“N”则是人民法庭助力乡村治理拓展的N多项司法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制宣讲、诉讼辅导、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巡回审判、判后答疑、诉中调解等等。先后荣获省高级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法庭”,市中院“集体三等功”“司法规范化示范人民法庭”等荣誉。
16.国网杨凌供电公司青年突击队
团队现有人员40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40名,党员15名,团员13名。突击队连续全员参与农高会、十四运会、杨凌马拉松、中高考等多个大型活动保电工作,均以出色的成绩圆满完成保电任务。疫情以来,突击队承担着抢修、客户服务工作和防疫重点单位保供电工作,成员一直保持到岗到位,保障疫情期间居民的用电水平。近年来,杨电青年突击队利用标准化两票完成陕西省电力公司典型票模板;利用智能化无人机巡检查找故障,累计飞行时间120小时;累计保电30余次,开展志愿活动380人次,完成线路巡视100余公里,消除线路隐患135处,抢修复电78次。2020年成立配网抢修指挥班QC小组,发布的“提高95598工单接派单及时率”获2020年陕西省质量协会“陕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21年召开青年创新发布会1次,发布项目3个,开展青工训练营场次3次,参与人数达50余人。团队获得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成立“发展建设部工程建设班QC小组”参加陕西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大赛获得“降低配网勘测APP 线路长度偏差率”陕西省一等奖。
17.国家税务总局镇巴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
分局(办税服务厅)成立于2018年9月,现有员工12名,其中35周岁以下人员10名,占比83.33%,是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公正执法、贴心服务的年轻队伍。这支年轻的队伍肩负着全县5000余户企业和个人的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纳税服务等职责,秉承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服务宗旨;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他们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仅做好了税收主业主责规定动作,还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税务蓝”支持“党旗红”,得到了纳税人缴费人广泛认可与好评。2018年新税务机构成立以来,在第一税务分局全体税干的不辞辛苦和不懈努力下,先后荣获汉中市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全省税务系统减税降费工作先进集体”,汉中市税务系统“优秀党支部”,镇巴县医疗保障局“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先进单位”,镇巴县税务系统“优秀党支部”等荣誉。
18.国家税务总局镇坪县税务局“自然国心税务蓝”青年先锋队
团队现有员工36人,35岁以下人员33人,于2015年9月成立以来,紧扣自身特点、关注身边社群,扎实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青春力量的涌动让“税务蓝”闪耀在服务人民战线的最前沿。2021年镇坪县两遭百年一遇特大暴洪袭击,该“先锋队”冲锋抗洪一线,救援、转移周边群众400余人。转移、抢救税收票证、重要档案资料20000余份,抢救6间办公室办公设备以及车辆40余辆,挽救经济损失200余万,最大程度地守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乡村振兴,彰显青年为民情怀。该“先锋队”23名帮联干部在与钟宝镇三坪村46户结对帮扶互助中青年税务干部争当排头兵,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青年帮扶干部们倾心倾力为帮联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帮扶村讲党课活动34次,赠送帮扶村各类物资超过100万。先锋队成立以来,以“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志愿服务”的形式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共组织开展党员、团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34次,服务人数3500余人。发挥税收职能,将志愿服务与税收工作相结合,以税收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构建税收共治格局,2020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税收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发放税收宣传资料12000余份,开展纳税人专题辅导培训会17次,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曾荣获团市委“青年文明号”,“安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19.宝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0名,35岁以下的青年31人,高中级职称17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是宝鸡地区成立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外科治疗胸部疾病的专业科室。作为国家重点培育专科、陕西省胸腔外科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中国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宝鸡市医学重点专科,科室狠抓青年思想教育,通过定期组织青年大学习、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校正青年职工的价值航向,提升综合素质。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全体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先后派出31人次医护人员参加西安、宝鸡疫情防控救治等任务。年手术量800余例,微创腔镜手术率达到90%,其中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30余例,20余项新技术填补了宝鸡地区空白,区域领先,近年来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4篇。科室医护每年50余人次下乡支医帮扶,建立医患微信群,年度为患者在线上线下答疑解惑300余次,为宝鸡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百姓身体健康作出应有贡献。曾荣获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市政府“宝鸡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各1项,团市委“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20.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美育实践创新育人团队
团队现有教师22人,学生63人,党员26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76人,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吸收美育部、团委、辅导员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和艺术团优秀学生代表成立美育实践创新育人团队。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美育实践教育改革,强化美育实践教育效果,将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唯一)”,团队荣获中青报社“全国学生百强社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艺术大赛中累计获奖7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项,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展演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优秀创作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是全国唯一获得2个一等奖的高职院校,是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一等奖的高职院校,1人当选高教协会美育专委会专家组成员,1人荣获全国美育先进工作者,3人次获评全国美育名师,24人次获评全国、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实践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1.陕西电子卫光科技西安微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光刻班组
班组现有人员40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40名,党员2名,团员14名。近年来,光刻班组紧紧围绕6英寸芯片生产线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深化班组建设、严格班组管理,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6英寸芯片生产线产能提升打牢坚实基础。2020年,光刻班组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光刻返工片量,实现降本成果8万元;2021年,光刻班组配合工艺模组完成光刻胶国产化替代降本项目,实现降本92万元。21年年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中断,微晶公司一度面临停产风险。在战疫情保生产的关键时刻,光刻班组除居家隔离人员外,其余28人挺身而出,克服重重困难,吃住在生产一线,全力以赴保障公司正常生产,使产能逐步恢复至每日450片,2021年全年生产总产出突破20万片,同比增加67%,2022年10月产能提升至34000片,生产效率及各项生产指标也在不断提升,生产周期逐步下降,每日产品移动量稳步提升,在全力稳生产保交付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有力彰显了国企青年践初心、担使命的时代风采。曾荣获省总工会“梦桃班组”,省国防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22.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团队
团队由2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4人,35岁以下成员18人,承担全省(1省10市107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等工作。项目内容涉及专业多,技术流程复杂,团队主动组建由王双明院士领衔的省级专家团队指导开展工作。团队建立高效联合协作机制,对接国家、省、市、县四级普查办,协同自然资源、水利等5大行业部门共同完成,为市县普查办和行业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典型示范。团队人员高质量完成了“一省一县”“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任务和全省自然灾害综合减灾能力、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调查等主要模块评估工作。工作进度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工作成果技术报告被评定为“优秀”等级,作为优秀模板,供甘肃等省市借鉴学习。团队人员克服疫情等因素,加班加点完成“一省一县”评估与区划工作,陕西作为优秀代表在成果总结会上做典型发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为提升陕西基层应急减灾能力,保障三秦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曾获国务院普查办通报表彰我省“一省一市”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H5新媒体产品获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作品大赛一等奖”,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教育厅“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级一等奖”。
23.陕西省男子赛艇队
陕西省男子赛艇队隶属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现有人员25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23名,党员3名,团员14名。自建队以来,先后培养出黄小平、苏辉、华凌军、李小华、高云刚、吕毅、阿迪里江·苏里坦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曾获得1.5枚全运会金牌(其中0.5枚与上海队合作取得)、5枚亚运会金牌、2枚世界杯分站赛金牌、1次世界杯总积分冠军、多枚全国锦标赛金牌等优异成绩,现任主教练苏辉曾被陕西省体育局评为备战和参赛第十一届全运会先进个人、2021年省体育局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体育局2008年北京奥运会先进个人。
24.陕西科技大学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宣讲团
宣讲团现有人员52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2名,党员11名,团员41名,集体致力于挖掘珍贵红色历史素材,传播中国优秀红色文化。7年来,通过对音频、视频进行再创作,迅速抢救、还原修复了大量珍贵红色文化资源。团队累计开展4项内容、12项计划,当前修复共145个历史场景、6380个历史画面,还原了1876余位烈士的完整素材,制作了690部专题视频,74部专题电影。参与修复《长津湖》《理想照耀中国》等大型题材影像素材部分,完整制作《榜样,你好》等累计95个系列的红色文化传播视频。团队成果在新媒体应用与基层渠道建设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教育传播影响,见证了18600+党员、67400+团员、129000+少先队员传承的英雄烈士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与红色基因。团队以话题带动热点,微博累计话题“敢教日月换新天”、“新时代洪流”等参与人数共950W+,视频点击量95亿。并有幸受到CCTV、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的230余次报道。曾荣获团中央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省政府“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25.旬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马栏信用社
25.旬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马栏信用社
现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35岁以下4名,党员1名,团员4名,坐落在渭北黄土高原的革命老区马栏。革命战争年代,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为团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受自然条件、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马栏人民生活生产环境落后、恶劣。2021年之前,全镇辖行政村11个,重点贫困村8个,贫困户727户。马栏信用社作为马栏镇唯一的金融机构,始终把服务老区人民、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要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扶贫信贷政策要求,扎实践行“服务三农,信合一马当先”使命担当,积极响应省、市、县对贫困户提供信贷支持政策号召,调整信贷结构,出台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充分利用“5321”政策,支持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创新理念,优化服务,为推动马栏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三年来,累计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68余万元,实现了“支持一户带动一方,富裕全镇”的目标。曾获得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6.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是秦陵博物院的一线窗口部门,承担宣传推广、讲解接待、教育活动开展和志愿者管理等工作。现有工作人员50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38名。成立40多年来,团队依托秦兵马俑平台,深入挖掘研究秦俑秦文化内涵,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近200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228位,各国部长及社会名流3000余位,圆满完成各项重宾接待,是陕西对外宣传的金色名片。同时发挥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接待20余万爱教学生团队,累计超1000万人次。出版中外文科普书籍;开展走进学校、部队、社区等文物讲解、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足迹遍布国内大中小学校及中国香港、美国华盛顿等地。互联网+时代,团队推出系列秦文化音频、视频、直播活动,点击参与量超2亿人次。利用秦兵马俑国际影响力开展海外宣传,推出美国史密森尼线上数字教育项目和“秦陵兵马俑云上课堂”,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连续开展28年的培训学习打造了一支中、英、日等多语种中华文化传播团队,上百人次获得全国、全省荣誉称号,近百人次在国家和省级讲解、科普、演讲赛中获奖。曾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妇联“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学雷锋示范点”,中国博物馆协会“2020‘抗击新冠肺炎’特殊贡献奖(团队)”等诸多荣誉。
27.航天六院十一所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
研制团队共有成员43名,35岁以下技术人员35人,党员32人,团员20人,是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研制经验丰富、善于攻坚克难、团结协作进取的优秀青年团队。团队是我国唯一掌握运载火箭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代表着我国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主发动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成功引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迈入并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团队研制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主动力装置,为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推力。团队发扬严谨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开展技术迭代与改进、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完善试验流程,大幅提高发动机固有可靠性。为确保我国空间站发射任务圆满成功,青年研制团队克服疫情影响,从产品技术状态、过程控制、力热环境影响、测试覆盖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仿真与试验验证工作,制定了详细完备的发射预案,确保了产品质量可靠,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发射任务,保持着100%的发射成功率。曾荣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人社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28.航空工业自控所AG600飞行控制与惯性基准系统研制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81名,其中党员64名,团员16名,35岁以下成员63名。AG600飞机是我国应急救援与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中重要的民用航空装备,与运-20、C919并称为“大飞机三剑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AG600项目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创新发展,再接再厉,大力协同,确保项目研制成功,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航空工业自控所承担了AG600飞机飞行控制和惯性基准两大关键系统的研制任务,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控所相继成立AG600临时党支部、罗阳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制团队突破关键技术20余项,申报专利40余项,自主研制出我国首个按CCAR25部标准取证的特种民用飞机电传飞控系统和面向新标准独立取证的高精度通用惯性基准系统,为飞机研制提供重要保障。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研制团队认真学习,持续发扬扎根航空装备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的奋斗精神。团队曾荣获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报国立功奖集体二等功一项,个人一等功1项,个人二等功4项,个人三等功16项。
29.铜川博物馆社会教育部
部门现有人员18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8名,党员1名,团员17名。开馆至今,社会教育部先后参与《铜川博物馆概览》《铜川文物考古论集》《漆沮挹珍》《铜博物语》4本100余万字的书籍编撰工作。接待省、市级部门参观1000余批80000余人次,青少年800余批90000余人次,观众人数达250000余人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积极打造“铜博留声机”“铜博风采”“铜川历史名人”“铜博生僻字”“铜博冷知识”等专栏,宣传铜川历史文化。编辑公众号文章900余篇,拍摄网络宣传视频200余个,今年策划的“我在铜博修文物”直播活动,观看人数100余万人次,为外界了解铜川历史文化搭建广阔平台。目前,已研发出20余套《铜博之“最”》系列课题,20余套《我们的节日》系列课题,先后走进全市2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100余堂研学课程,有近万名青少年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曾荣获省教育厅“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市委办公室“铜川市杰出青年集体”,市关工委“铜川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最佳形式设计奖”等集体荣誉,团队成员获得市委办公室“铜川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30.商洛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
门诊成立于2003年非典时期,现有在岗人员29人,其中35周岁以下23人。2020年1月21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院党委在原发热门诊基础上抽调全院青年骨干医护人员,紧急成立高危发热门诊工作队。在近三年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发热门诊团队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长为商洛市疫情防控的桥头堡。发热门诊除承担了我市发热患者筛查、接诊任务外,还承担着核酸采样、核酸标本转运及各类医疗应急保障任务。在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发热门诊承担了商州区名人街接种点、工农路接种点的医疗保障任务,并在阎村、黑山、金陵寺、杨峪河、杨斜等乡镇卫生院驻村帮扶。截至目前,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患者12004人次,核酸采样604176人次,筛查出新冠阳性患者1008人,为商洛市各单位进行疫情防控教学培训200余场次,组织或参与省市院级疫情防控应急演练20次,院感培训192场次。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发热门诊发挥自身业务专长,拍摄科普短视频37部,参加各类文艺汇演9场,其中由发热门诊编导的红色情景剧“对话白求恩”在商洛市中心医院五四青年节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中多次登台并获得好评,《对话白求恩》剧本荣获中心医院“学党史 悟思想 践初心 担使命”有奖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曾荣获团市委“商洛市我身边的好青年集体”,市妇联“巾帼文明岗”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