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工作岗位时规范交接,前任、后任工作人员对各类载体、文件资料逐一清点登记,是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也是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实践中,工作交接不规范导致的泄密事件时有发生。
典型案例
案例1:2017年6月,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某市属单位互联网门户网站违规发布1份机密级国家秘密。经查,2014年,该单位时任办公室主任王某为方便公文起草工作,将该文件手工录入非涉密计算机中,且未标密。继任办公室主任刘某继续使用王某的非涉密计算机,并在2016年进行网站内容更新时,觉得该文件很契合主题,在不知涉密的情况下将其上传至单位互联网网站。
案例2: 2019年6月,有关部门发现,某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谢某、孙某在互联网计算机中违规存储多份涉密文件。经查,2015年,原办公室工作人员伦某调离时,未规范进行文件交接,而是通过U盘将其非涉密计算机中的大量工作文件拷贝至谢某、孙某的非涉密计算机中备份。由于文件众多、目录层次较深,谢某、孙某未逐一梳理,一直没有发现其中存在涉密文件。
案例3: 2018年3月,某市属单位在清退上年度涉密文件时发现,1份秘密级文件下落不明。经查,2017年5月,该件取回后由时任办公室主任兼保密员陈某进行登记保管。2017年9月,陈某工作调整,由杨某接任保密员,但两人交接时未对涉密文件进行逐一清点、登记。其后一天,杨某发现该件放于非涉密文件柜中,误以为是已解密文件,便将其销毁。
这3起典型案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前任工作人员种下违规之因,后任工作人员受到泄密之果。 但是按照相关规定,前任、后任工作人员都要承担违法违规的责任。因此在工作交接时,大家一定要盯紧关键环节,防范泄密风险!
常见泄密风险与化解之道
前任工作人员留给后任工作人员的文件资料,有时并非可供工作参考的“财富”,而可能是巨大的泄密风险。工作交接中的泄密风险主要有3类:
1.设备风险。一是设备涉密属性不清,前任工作人员交接设备时未明确设备的涉密属性、属性与实际不符等;二是违规存储,前任工作人员留下的非涉密设备中存储有涉密文件(特别是未标密的涉密文件)、涉密设备中存储有高于设备密级的涉密文件等。
2.电子文件风险。面对数量多、类别杂的电子文件,一些干部职工不逐一梳理、清点,很容易造成泄密。此外,极个别涉密电子文件资料未标密,一旦沉没在海量文件中,往往再难发现,隐患巨大。
3.纸质文件风险。一是前任工作人员保管的涉密文件遗失、缺页等,后任工作人员在交接时未发现,案发后只能自吞苦果;二是前任工作人员留下的纸质文件涉密属性不清、密级与实际不符、来历不明等。
为了在交接工作时更好地维护国家秘密安全、规避违法违规风险,涉密人员必须时刻紧绷保密之弦,做到 细之又细。 交接设备的,不但要弄清涉密属性,还要仔细梳理存储的文件资料,特别是非涉密设备,筛选出必要的文件资料后,要进行数据清除和保密自查; 交接电子文件的,要逐个目录、逐个文件打开确认,包括图片、隐藏文件、特殊格式的文件等; 交接纸质文件的,要逐份逐页查看,确保万无一失,其中涉密文件还要查清来源。(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