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三秦青年学党史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三秦青年学党史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8日)

更新时间:21年03月28日 点击数:151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秦青年 特别推出“三秦青年学党史”栏目,展现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温经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快跟着秦小青一起来学习吧!


2021年3月28日

党史上的今天

1951年

3月28日-4月9日 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刘少奇作报告和总结。会议通过《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到1954年春,整党工作基本结束。

1985年

3月28日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997年

3月28日 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014年

3月28日 43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到2019年4月,中韩已交接6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2015年

3月28日 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17年

3月2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2018年

3月28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


历史瞬间

◆1951年3月28日,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报告。

微信图片_20210328150256.png

百年先锋

“乌蒙骄子”刘平楷: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微信图片_20210328150305.png

刘平楷,字履端,曾用名刘少猷等,1902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角奎镇(今彝良县城)。刘平楷天资聪慧,7岁进私塾读书,1917年到昆明省立一中求学,由于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是省立一中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较早的学生。

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刘平楷在昆明参加了“云南学生爱国会”,在学生运动中打头阵,声援北京学生爱国民主运动。

1922年5月,刘平楷离家赴京求学。在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先驱的引导下,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党组织派遣,参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到长辛店协助邓中夏做宣传工作。1924年秋,刘平楷受中共北方委员会和李大钊的派遣,赴河南信阳从事工人运动和党的工作,先后担任中共信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共豫陕区执行委员会常委。

1927年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峻时刻,刘平楷被任命为中共南京地委书记。他置生死于度外,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后调任上海沪东区委书记、闸北区委书记。

192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由刘平楷担任中共湖北临时省委书记,以恢复遭敌破坏的湖北党组织。他在形势非常险恶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避免了党组织遭受更大的损失并逐步恢复。1928年底,刘平楷受中央委派,以特派员的身份与谢觉哉前往东北。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建立后,刘平楷担任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不久又担任了中共第四届满洲省委常委、代理省委书记。

1929年秋,刘平楷根据工作需要回到云南,于1930年春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并在省委书记赴滇南工作期间,负责省委的日常工作。在云南,刘平楷呕心沥血,抱病工作,还千方百计筹措经费。

1930年5月5日,在敌人的大搜捕中,刘平楷为了保护省委的机密文件并安排有关同志转移,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先施以高官厚禄的引诱,被他严词拒绝。敌人又对他严刑拷打和刑讯逼供,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面对敌人“你要顽固到底,就难免一死,谁也保不了你!”的威胁,刘平楷斩钉截铁地说:“大丈夫不怕死,为何以死惧之!成全我一个烈士的美名,不也好吗!”

刘平楷把监狱当作新的战场,他在狱中鼓励难友们要保持革命气节,不要被敌人淫威所吓倒,他还给大家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斗争经验。他在狱中给妻子写信说:“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而死,我心甘情愿。”并勉励妻子“对共产主义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要为之奋斗到底”。

1930年7月26日,刘平楷英勇就义,年仅28岁。


重要论述


1951年3月28日—4月10日

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贯彻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整党建党的决议,决定用三年时间完成整党。

刘少奇在三月二十八日的会上作报告,根据党章和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一)必须承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二)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它现在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在将来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最后要为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而斗争。党员必须具有为这些目的坚持奋斗的决心。(三)必须是一辈子都要坚持革命斗争。(四)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去进行斗争和工作。(五)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的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六)必须勇敢坚决,不能在严重的艰苦的环境中退缩,不能向敌人投降,不能叛变共产党与共产主义。(七)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党与人民群众建立很好的关系。(八)必须努力地学习,使自己懂得更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自己的觉悟更加提高。

刘少奇在四月九日的会议上作《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总结。总结指出:现在应该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必须是成分好,历史清楚,对党忠诚,有实际的阶级觉悟并表现积极,又懂得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事业,愿意遵守党纲党章的人,才能被接收为党员。对于不够条件的党员,应在整党中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指出:为了领导与团结全国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必须在对全体党员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教育的基础上,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普遍的整顿,克服党在某种程度上的组织不纯与思想不纯现象。根据这个决议进行的整党工作由此在全国逐步展开,至一九五四年春基本结束。刘少奇的报告和总结分别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

 

1962年3月28日

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艰巨的、也是十分光荣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我国人民需要进行长期的奋斗”。报告强调: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愿意继续进行自我改造的,毫无疑问,他们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国家对知识分子的政策的出发点是,团结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逐步地建立起一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的宏大队伍。这篇报告节编收入《周恩来选集》下卷。 

 

1978年3月28日

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按劳分配问题时指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起草的《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篇文章我看了,写得好,说明了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我们实行的是低工资政策,将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资要逐步提高,各级工资数额要有所增加。现在小学教员的工资太低。一个好的小学教员,他付出的劳动是相当繁重的,要提高他们的工资。将来,有些教得很好的小学教员,工资可以评为特级。各行各业都要设立特级,以鼓励人们终身从事自己的职业。要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必须是严格的、全面的,而且是经常的。各行各业都要这样做。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对干得好的、干得差的,经过考核给予不同的报酬。我们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但物质鼓励也不能缺少。在这方面,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各种措施都要恢复。奖金制度也要恢复。对发明创造者要给奖金,对有特殊贡献的也要给奖金。搞科学研究出了重大成果的人,除了对他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外,还可以提高他的工资级别。稿费制度也要恢复,并根据新的情况加以修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好多事情要做。有些问题要经过调查研究,逐步解决。有些制度要恢复起来,建立起来。总的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鼓励大家上进。这个谈话的一部分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题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1985年3月28日

邓小平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谈到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指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这个政策不会变。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对于开放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不是盲目的。我们的方针不是收,而是继续放。这篇谈话的一部分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86年3月28日

邓小平会见新西兰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朗伊时,介绍了中国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对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篇谈话的一部分以《拿事实来说话》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015年3月28日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他强调,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中国近代以后遭遇了100多年的动荡和战火,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他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上一篇文章:三秦青年学党史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9日)

下一篇文章: 三秦青年学党史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