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西电集团团委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抗击疫情,央企行动”战斗号召,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第一时间向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立足岗位,用央企青年的担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用青春加速度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
1800公里,38小时,640阶台阶的复工之路
“工程即将复工,现场安装一刻也不能耽搁,咱们只有开车走,才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项目现场。”负责乌东德电站现场安装任务的魏宗逊和队员们商量好解决之策。
乌东德电站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是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的重点工程和国家重大创新示范工程,是实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和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大国重器。
中国西电集团承担着该电站重大输配电装备的生产制造和安装调试任务。从西安到乌东德现场有1800公里的路程,2月19日,10名西电青年背上行囊,踏上一段不平凡的复工之路。经过3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他们成为到达项目现场的第一批复工人员。
隔离结束后,魏宗逊和同事立即承担起GIL高落差垂直竖井结构的安装工作。他们计算了一下:从地面下到作业平面单趟有640余阶台阶,小组成员每天至少上下4趟,相当于爬100多层楼。“经常爬台阶爬到腿软,可我们手上的安装‘功夫’稳得很,马虎不得。”魏宗逊说,“复工复产青年要争先,能让青春和国家重点工程相遇,能让这么重大的工程在自己手中搭建起来,这是值得标记的青春刻度。”
多个重点工程,打造坚强电力堡垒,让团旗迎风飘扬
2月初,西安市开建被称为西安“小汤山”医院的西安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西电人用4天时间完成了平时需要20多天的安装调试任务。宝宝刚满3个月的90后屈旭兴毅然的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他对妻子说:“我是一名共青团员,17年前全国人民都在保护我们,17年后我终于可以为我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在青海切吉东电站、在安徽芜湖特高压电站等抗疫保电现场,在“张北—雄安”、“青海-河南”、“陕北-湖北”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等项目现场,都活跃着西电团员青年的身影:80后陕西省劳动模范站在变压器绕线工序的生产现场;85后西安市巾帼标兵站在绝缘切割的生产现场;90后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站在数控加工的生产现场……无数西电青年彰显党的后备军本色,敢担当、不畏难,在复工复产第一现场,他们坚守岗位、勇于奉献,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新时代新青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