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勇担当 改革创新谋发展
——2015年陕西共青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2015年,团省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团中央的各项工作部署,切实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实施四项计划,狠抓五个着力”的工作思路,秉承“创新奋进、先思先行”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一体两翼”工作体系,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朝气蓬勃、保持本色、埋头苦干”的共青团文化,积极投入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团属新媒体、青年创新创业、青年电商培养等多项工作在全团进行了经验交流,荣获青少年社会工作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课题团中央专项调研一等奖,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挑战杯竞赛优秀组织奖,省政府授予“西洽会暨丝博会综合服务优秀单位”,团省委希望办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希望工程一致行动奖,陕西省志愿者培训学院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注册志愿者培训示范基地”。团属事业继续加快发展,少年月刊、当代青年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团校发展稳中向好,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团干部与青年培训体系日趋完善,规模、效益明显增强。
过去的一年,团省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积极姿态投入改革创新。一是组织开展多形式学习宣传活动。扎实开展“七个搞清楚”大宣传大调研,召开团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举办主题读书班,深入学习、讨论,交流创新做法及举措,谋划未来工作。赴上海、江苏、山东学习改革探索的经验做法,推荐西安市新城区作为全团改革创新试点单位。二是建立完善密切联系青年的八项工作制度。建立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团员注册志愿者制度、专职团干部上讲台制度、青年评议工作制度,完善了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专职团干部信息“五公开”制度、“团干部到社区团支部报到”工作制度。三是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青年工作平台。启动“青年之声•陕西”互动社交平台,配套成立5个服务专委会;推行各级专职团干部到“青春驿站”带班、到“青年之声”轮值工作制度。
过去的一年,团省委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改进团干部工作作风。一是开展“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表,召开专题党课会,进行专题研讨,举办“我的共青团岁月——老团干成长感悟分享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大讨论活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青年意见清单》;召开民主(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制定自身和工作的改进方案。二是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全年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22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开展“庸懒散浮”专项治理。召开党组会、书记办公会各22次,研究议题203个。三是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养。举办31期青年微讲堂,选派34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培训。选拔18名优秀基层团干部到团省委机关挂职。全年共有18人次晋升非领导职务,4名同志晋升领导职务,2名同志转岗。启动团省委机关选聘兼职团干部、志愿者、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工作试点,成功召开机关第四次党代会,成立了机关工会。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班子成员与各部门签订了《反腐倡廉责任书》,开展“五个一批、十个严禁”廉洁过节专项活动。组织观看反腐倡廉宣传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对选拔任用干部、财务管理、评选表彰、重大项目、重要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

过去的一年,团省委持续实施青春导航计划,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导成效显著。一是着力筑牢青少年思想道德基础。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结合“青春学堂”“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与信仰对话”“四进四信”等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万余场次。举办“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活动620余场次。在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旧址挂牌成立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二是积极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重走抗战路•青春向延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示范活动,制作专题动漫《潮向延安》,微博话题“青春向延安”阅读量达2500多万次。以“向上•向善”为主题,举办“向上向善好队员 接力添彩红领巾——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主题活动、第四届陕西省青少年数字影像大赛、陕西省“青春年华•中国梦”诗词征文大赛、“志愿服务耀三秦 青春共筑中国梦”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等活动。推报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五四红旗团组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先进典型,开展第14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中国梦•青年志’——寻找身边的好青年”等活动。举办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九期培训班,全省培养大学生骨干1.3万名,组织省内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注重运用新媒体传播青年“好声音”。联合举办“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2015中国青少年发展主题论坛。建立省内各地市共青团网宣工作值班制度,做实做强300名网评员和4.7万名网宣员队伍,组建了35万人的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团省委官方微博“三秦青年”入选全省十大政务微博。推出团属“秦小青”系列卡通形象并运用于“两微”传播。深化“青年好声音”网络文化行动,成功发起了#为青春榜样点赞##祭奠陕籍英烈•共铸三秦之魂#等线上线下活动。

过去的一年,团省委持续实施建功成才计划,建设“三个陕西”勇立新功。一是全面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踊跃投身富裕陕西建设。举办第三届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1600个项目参赛,2万余人参与,对接创业投资1.25亿,创建10家省级孵化基地,2家国家级孵化基地,建立全国首个青年创业导师协会,成立陕西青年创业联盟。举办第十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召开全省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联合省级9部门启动实施“万村万人”青年电商人才培养计划,与京东、邮政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阿里巴巴开展青年电商展,组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与政府部门面对面座谈交流,继续推进大学生助理派驻工作,全省开展各类青年电商等致富带头人培训7000人次。全省开展各类青年创业就业培训7.9万人次,向9730名青年发放贷款8.6亿元。新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99家,组织青年上岗见习7030人,遴选200名大学生暑期到政府开展见习活动;创建青年文明号集体146个,举办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加强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青少年交流”专题调研,组织“未来领袖青春使者”重走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接待300多人次来访,选派40多人出访。二是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群体,协同推进和谐陕西建设。希望工程全年累计接受各类捐款、捐物1800余万元,捐建希望小学等项目30个,资助贫困家庭大、中、小学生8719名。举办首届陕西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创办“公益创投”基金。联合开展“公益福彩•红领巾手拉手”“君昂有我•关爱留守儿童”“天使童画”等关爱活动。举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高校巡回报告会26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1494人,服务我省和新疆、西藏地区;推进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共结对学校2282所、结对49.9万人;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建立助残“阳光行动”教育实践基地300余个,结成志愿助残帮扶对子8500多个。在大、中学校建立学生思想动态等专题调查制度,开展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3次,维护高校稳定工作;在高校开展“三走”活动1000余场次。牵头做好吴堡县“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共青团援藏工作。三是深入推进青少年环保工作,积极投身美丽陕西建设。广泛开展植树护绿、身边“增绿”等活动,顺利推进全国解放军青年林宁强项目建设,累计建立各级各类青少年林(园、片)265个,植树55万株。深入开展秦岭环保志愿行动、“治污降霾•青年先行”等活动,吸引18万人次青年参与;首次编印《“爱三秦 绿起来”青少年环保教育读本》,环保课堂进校园活动覆盖4.7万名中小学生。继续开展优秀环保社团项目资助,举办青少年环保社团培训班、青年环保年会等活动。四是关注青少年普遍性诉求,切实维护合法权益。组织召开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实施《2013-2016年陕西省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计划》,完成第二轮39个县区工作推进任务,全面部署第三轮推进工作。制定《关于加强陕西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举办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专题培训班3期。开展市以上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12场次、“倾听”活动115场次,形成建议、提案165个。评选省级“青少年维权岗”单位53家,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新建铜川、商洛、杨凌12355青少年服务台4个,全省开展青少年法治、自护、禁毒等宣传教育活动9100余场次。

过去的一年,团省委持续实施枢纽构建计划,服务青年载体不断创新。一是继续加强阵地建设。评选19家四星级青春驿站作为省级示范性平台,联合高校为社工专业学生提供校外见习,推进乡镇、街道一级青春驿站建设。为64个县区协调220万元建设经费,专项督导全省街道(乡镇)、社区开展青春驿站建设工作,全省新建青春驿站310家。二是继续加强培育孵化。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省青年社会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出版发行《陕西社会组织与青年发展蓝皮书》,省级开展12期青年社会组织示范培训,新吸纳45家青年社会组织入驻省级培育发展中心,推荐23名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为省青联委员。三是继续加强活动开展。针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组织各级青春驿站开展“缤纷夏日•快乐童年”“春暖童心”等公益行动113场次。大力开展“五色行动”,提供助学助困、就业创业、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各种服务,惠及19.8万人次。

过去的一年,团省委持续实施固本强基计划,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持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督导全省107个县(区)召开党建带团建会议、出台党建带团建文件,102个县(区)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37个县(区)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党的常务委员会。推动市县两级团委书记、班子和机关干部配备率超80%。召开陕西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第二轮《陕西省志•共青团志》通过了省地方志办公室初审。二是持续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督导市县两级以党委、政府名义转发省委文件117个,市县两级成立少工委116个,配备各级总辅导员57人,落实中小学副校级大队辅导员1578人,首次将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省培计划”,组织6300余名少先队辅导员参与说课展示活动,创建少先队名师工作室12个。三是持续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出台《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设乡镇直属团组织24138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2300个,街道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213个,新建直属团组织481个。实施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和中学中职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探索大中专学校社团、公寓团建新模式。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团共建工作的意见》,建立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12542家,覆盖青年近50万人。有序推进省级驻外团工委换届调整工作。四是持续加大支持基层工作力度。推动82个县(区)落实了乡镇、街道团委专项工作经费,资助100个乡镇街道30万元团的基层工作项目。对团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及市县两级团委班子成员进行全员培训,对县级以下团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进行示范培训,全年开展省级培训36期,培训3250人次。选派高校团干部、金融机构青年干部赴县级团委挂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青年专项行动。推动共青团陕西省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