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重要指示。50年来,商洛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铭记伟人的教诲,积极种植核桃,既让商洛的山山水水“绿”起来,又让商洛青年在绿化桑梓、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过程中“富”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在国外被誉为“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商洛是核桃的最佳适生区。50年前,商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每户种一升核桃运动,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1958年1月31日,毛主席指示:“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这个经验值得各地研究。可以经过鸣放辩论取得群众同意后,将这个经验推广到种植果木、桑、柞、茶、漆、油料等经济林木方面去。”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给商洛干部群众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作为植树造林主力军的广大团员青年更是欢欣鼓舞,积极落实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掀起了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和林业生产的高潮。短短几年间,共种植核桃99.3万升,户均达到3升,奠定了商洛核桃在全国的地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七十年代末,商洛成为全国有名的核桃外贸出口基地,总产占全国1/10,外贸出口占全国1/6。
1999年,团中央作出了 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的重大部署。商洛团组织积极响应,把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与落实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结合起来,与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工程结合起来,把核桃作为植树造林、绿化商洛的主要树种,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大力营造 “青年核桃林”,广栽“摇钱树”。止目前,全市栽植核桃的面积已累计达到145万亩、2800万株,其中挂果面积80万亩,核桃年产量达到2万多吨,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46元。核桃已成为商洛农村青年致富的主要项目之一,成为商洛农村青年鼓起“腰包”的重要收入来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商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活还不宽裕的现状,商洛各级团组织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组织青年种植核桃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商洛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村青年收入的重要举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进一步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以实际行动纪念毛主席重要指示,为实现商洛经济突破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