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团省委工作动态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永恒的美丽 永续的爱心 ——追忆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熊宁

更新时间:08年03月19日 点击数:2124

             
熊宁生前曾获得"爱心大使"的荣誉证书
 
 
 
  大约一周前,熊宁的名字没有多少人知道,她同许许多多青年志愿者一样,默默无闻地奔走或驻守在志愿者的岗位上。
 
  一周后,由于一次意外的车祸,熊宁的名字一下子凸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她在古城西安的平凡事迹和在青海藏区的悲壮义举,成为全省十余万青年志愿者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西安最美丽的女孩”。
 
  今年只有29岁的熊宁,家住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办。她有一个殷实的家庭和爱她的丈夫,去年,她和朋友到青海藏区旅游,发现这里天蓝,云白,草绿,水清,自然风光的壮美,让她惊叹不已,同时,这里贫困落后的现状,也让她深受触动。
 
  在青海省西宁市,在三江源头,在玉树州藏区,在玛多县,在隆宝镇,在贡奔香巴林民族技能(孤儿)学校,在天高地阔的青海高原上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熊宁的深深足迹。她一次一次地前往那个神奇壮美而又偏僻落后的藏族聚居区,将从西安亲戚朋友处募集来的棉衣、棉被和药品、现金,分发到藏族群众手中。
 
  熊宁为什么不辞劳苦慷慨解囊救助困难群众呢?因为她有一颗仁爱的心,善良的心,纯洁的心,她要尽她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别人。
 
  熊宁是家中的独生女,深受父母及亲友的宠爱,但她自立性很强,很开朗,也很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早在熊宁上中学、上大学期间,她就表现出乐善好施、接济周围贫困同学的品质,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人品高洁,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熊宁成家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是残疾、智障儿童的生活乐园,这里成为熊宁经常“光顾”的地方。她几乎每一周都要去儿童福利院担当义工,给孩子们洗脸、喂饭、洗衣服,帮助他们干这干那,尽自己的努力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事情。
 
  周末,往往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光,熊宁却要将福利院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给他们做好吃的,给他们换洗衣服,让他们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尽情地打闹玩耍,享受快乐。有时,孩子多,她一家人照顾不过来,还“分发”给她的亲戚帮忙照顾。她说,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缺少疼爱的孩子,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熊宁在看到儿童福利院的孩子衣服不够时,她就到她的朋友处去“化缘”,又去互不相识的儿童服装店的老板处“游说”,用她的爱心感动了服装店老板,儿童福利院因而得到了很多的捐赠服装。
 
  大慈无边,大爱无言。熊宁用平和的心态,平静的心境,不事声张地默默帮助着福利院的孩子们,她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只是让自己心里感到慰藉和快乐。
 
  熊宁平凡而又崇高的义举,不仅感动了福利院的师生,而且她周围的亲戚和同学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有几个熊宁初中、高中时的同学也加入到光荣的义工行列,一有时间就相约到福利院找些事儿做。她的一位同学悲伤地说:“熊宁不在了,我们仍会经常到儿童福利院去看看,继续她未了的心愿。”
 
  熊宁向往着青海的天空,向往着高原的草地,更惦记着生活在蓝天绿地间的藏族贫困群众。今年农历正月十五,熊宁与远在青海的朋友联系,得知玉树州发生了罕见的雪灾,灾民生活状况真如雪上加霜。
 
  放下电话后,熊宁凝望着西方,许久不语,元宵节的喜庆情绪顿然消逝。她在家里一刻也坐不住了,立即联合家人、朋友出门动员,要给青海藏族灾民捐赠棉衣棉被,帮助灾民度过春寒。熊宁的父亲回忆说,那几天里,熊宁挨家挨户地跑,让大家给灾区募捐衣物。很快,熊宁的家里就堆满了募集的物资。
 
  十天后,即3月1日,清早6时,熊宁就和丈夫黄晨及朋友开着吉普车,车上装满了募集来的棉衣棉被和药品,一路向西,直奔青海。
 
  熊宁的父亲当天也起了一个大早,专门来为熊宁他们送行,嘱咐他们一路顺风,但没想到这一去,与熊宁却成了永别。
 
  熊宁的丈夫黄晨悲痛地回忆说,3月4日,他们一行前往玉树州玉树县隆宝镇,将募捐到的衣服、冻疮药等急需物品发放到了灾区群众的手中。3月10日,熊宁与朋友从玉树乘车前往贡奔香巴林民族技能(孤儿)学校探访,准备帮助这所学校募集资金改建校舍,但途遇车祸不幸遇难。
 
  在熊宁的遗物中,发现有玉树州曲麻莱县帮手孤儿院学校几百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也许,熊宁心中下一次要帮助的对象就是这些孩子。但熊宁倒下了,她把爱永远留在了江河源头。
 
  熊宁就这样离去了,在高峻广阔的青藏高原上,在皑皑白雪深深覆盖的早春草地上,一位来自古城西安的29岁的熊宁,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意,在那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她青海之行的壮行和义举,永远定格在藏汉两族、青陕两省人民的心中。
 
  熊宁是在去西宁一家孤儿院的路上去世的。她暂时还没有孩子,但她对孩子疼爱有加,尤其是福利院、孤儿院的孩子总是让她魂牵梦挂。她常说,在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中,这些孩子是最可怜的、最孤独的、最无助的,他们应当得到更多的关爱。
 
  熊宁在青藏高原上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才能改善这里孤儿院的办院条件,在西安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能让全社会最终接纳这些孩子。熊宁先后领养过四五个孩子,都是挑选长得不好看的宝宝。熊宁说,漂亮的宝宝大家都喜欢,不漂亮的宝宝最可怜。她还想挣更多钱,领养一批孩子,让更多的孩子依偎在“妈妈”的怀抱,真切体会到家的温暖和仁慈的母爱。
 
  在西安儿童福利院的众多义工中,熊宁当义工的时间不是最长的,却是给福利院的印象最深的一个。因为熊宁善良,热情,开朗,办事干净利索,福利院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她相处都很开心。2007年,在庆祝“六一”孤残儿童联欢会上,熊宁作为10名“爱心大使”的个人代表出席联欢会。与孩子们在一起,熊宁的笑跟孩子一样真实,一样灿烂。
 
  不仅仅爱孩子,熊宁对每个人都很好,她心地善良,灵魂纯洁,用她的爱心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熊宁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善事,办好事。她的身边有很多朋友被感化,很多纷争被化解。
 
  熊宁的家里人说,熊宁其实很单纯,也很平凡,她总是用善良的心、善良的举动对待周围的一切。正是这些出于内心的持之以恒的平凡善举,升华了熊宁的人格和人品,她成为人们心目中“西安最美丽的女孩”。正如一位群众所言,论长相,熊宁可能不是西安最漂亮的女孩,但她的心灵以及心灵所折射出的行为,使她成为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女孩。
 
  熊宁所崇尚和追求的慈善事业,在许多人看来十分平凡,也十分简单,但很多人虽然能想到,就是做不到,做到了也坚持不下去。正如一位长期从事慈善事业的人士所言,熊宁多年来的善举,让不少人感到汗颜羞愧,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能想到、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许多健壮、富有的人做不到呢?
 
  3月17日,为表彰熊宁的崇高品质,团省委决定追授熊宁为“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团省委号召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以熊宁为榜样,学习她传承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她尽心竭力、扶贫助困的高尚情操。
 
  连日来,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人人谈论熊宁,处处热议熊宁,熊宁感动了全城人。同时,熊宁也成为全省老百姓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平凡熊宁的平凡举动赢得了人们的珍视。陕西因熊宁而骄傲。  
 
  许多看了有关熊宁新闻报道的人表示,要向熊宁学习,学习她的精神,尽自己努力一点一滴做好身边的善事,还有人在熊宁事迹的感召下,也报名要求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认为熊宁做的那些公益事业,他们也能做,也应该去做。
 
  “西安最美女孩”熊宁,她是永恒的美丽,长久的坐标,她慈善的爱心将在三秦大地,在青藏高原,在汉藏兄弟民族之间绵绵延续。
 
                          (陕西日报记者 焦永兴)

上一篇文章:团省委追授熊宁“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下一篇文章: 铜川团市委开展“解放思想、青年当先”主题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