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基层组织工作动态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西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在甘谷毛家坪遗址开展考古发掘体验和公众考古教育活动

更新时间:14年07月28日 点击数:522

提到考古,很多人马上会和“盗墓”、“挖坟”、“鉴宝”联系起来,那么真实的考古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想必只有亲身经历过考古发掘的人才有发言权。为了了解真实的考古发掘,促进农村文物知识普及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7月16日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专业的10名本科生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在文化遗产学院考古系郭梦老师的带领下奔赴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进行为期十天的考古发掘体验、农村公众考古知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等暑期实践活动。
 
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磐安镇毛家坪村,是早期秦人活动的重要遗址,该遗址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等五家单位联合发掘。目前已发现一批早期秦人贵族墓葬和车马随葬坑,出土青铜器、玉器等大量珍贵文物,是一处极为重要的秦文化遗址。而遗址所处的甘谷县素有“华夏第一县”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郡县制的地方,对该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展示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就以毛家坪遗址为依托,各位队员在带队老师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协调指导下,先开展为期三天的考古发掘体验,加深对毛家坪遗址和考古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好毛家坪遗址的考古展示和普及工作,同时配合相应的问卷调查,做好农村的公众考古教育工作,以期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上一篇文章:西北大学数学学院“大美国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宝鸡市国学院进行调研

下一篇文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走进西安城中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