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雁塔区委从教育培养、能力锻炼、考核管理、人文关怀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团员青年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安心扎根基层、主动服务群众、在农村一线干实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抓教育,建立经常性培训机制。坚持“全面、具体、实效”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切实加大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力度。通过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摆正思想的船舵。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树立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意识。通过能力培训,引导大学生村官争做为民服务的好“水手”。由农村老干部担任培训员,分阶段、分内容、分重点地对村务管理、民间纠纷处理、农业科技知识、新农村建设等基层工作知识进行培训。
二、抓帮扶,建立人文关怀机制。针对青年大学生村干部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积极探索建立了组团式帮扶制度,由乡镇老干部或者村干部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组织部门、团委部门定期慰问大学生村官制度,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帮助其健康成长,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帮助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作为青年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老师,引导鼓励其参与村级事务,熟悉了解村情民意,尽快适应农村工作。
三、抓实践,建立有效性激励机制。结合青年大学生干部的学术背景,积极引导他们在农村事务的规范化、现代化、网络化作出贡献,不仅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又弥补了村级组织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同时,青年大学生干部还参与了计划生育、清洁家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工作,使其掌握了基层的状况和工作方法。通过基层的实践锻炼,增长了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