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永乐镇新城社区总人口1.8万,居民分布情况非常复杂,既有城市中心繁华地段,也有城郊结合部,多层次的地域因素,造成了街道重点青少年群体情况的复杂性。
团省委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团镇安县委认真学习省团代会精神,围绕团省委书记李豫琦同志提出的“枢纽型团组织”建设目标,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综治工作站,积极探索以促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为核心,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枢纽型青少年工作平台。
平台设在新城社区服务大厅内,以社区“网格化”无缝管理为基础,发挥社区立足基层、密切联系青少年群体的优势,整合辖区内派出所、法庭、学校、司法所等与青少年事务联系较紧密的工作资源,将青少年维权服务直接延伸到最基层,能够及时处理涉及到青少年权益的事务,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区环境,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是摸底排查。以社区“网格化”无缝管理为基础,由网格所设置的“五员”:管理员(居民小组长)、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调解员(“两会五老”和司法所干部)、治安员(派出所包片民警)、监督员(社区包组干部)统计本网格内6至25岁五类青少年情况,掌握基础数据。同时探索“三长、三员、两重点”的舆情监测模式,“三长”,即楼长、片长、村民小组长;“三员”,即物业管理员、联防队员和计生信息员;“两重点”即商业网点和学校驻地。从而充分动员基层各方面人员共同做好重点青少年舆情监测工作。
二是健全台帐。信息上报后,由服务平台建立帮教档案,由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填写《青少年联系服务卡》,掌握青少年的家庭状况、受教育情况、现实表现、违法犯罪情况。实现一人一表、专人专档,为制定帮教计划、落实帮教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做到“情况清晰、措施明确”,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做到动态管理。
三是按需服务。整合辖区内派出所、法庭、学校、司法所等与青少年事务联系较紧密的工作资源,建立了志愿服务、法律维权、心理辅导、家教咨询、就业指导5支服务团队。根据五类青少年的不同需求,由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召集志愿者及有关专家,对信息集中进行研讨和分析,联系安排对应的工作小组对五类青少年进行所需的帮助服务,内容由服务小组设计,报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备案。
四是结果反馈。由社区网格管理人员定期走访服务对象,查看服务效果,再次采集各项数据并反馈回平台,平台进行再评估后,根据情况进行第二轮按需服务。
今后,团镇安县委还将进一步整合团内优势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团的品牌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在团的品牌工作中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内容,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之外,积极鼓励基层团组织参与村(社区)“民情气象站”运转;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加入共青团及青年元素,继续立足社区“网格化”综合管理,在县城各个社区都推广建立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平台,进一步运用“网格化”综治服务站工作资源服务青少年,把服务站建设成为帮助青少年解忧、服务青少年成长、维护青少年权益的有效阵地,打造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乐园、心灵的驿站、幸福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