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团商洛市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团市委干部分片负责、推行五项制度进行督促等办法,确保了全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截至11月29日,全市122个镇共建立直属团组织2468个,覆盖团员38006人,35岁以下青年88856人。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团省委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文件下发之后,团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向市委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取得了市委领导和组织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团市委及时召开班子会、全体干部会议等专题会议,对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案,并及时将工作方案下发到各县(区)团委。11月14日,针对工作进度比较缓慢的实际,团商洛市委又召开全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推进会,培训学习业务,对此项工作进行再部署,为整个工作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团中央“每个乡镇至少建20个直属团组织、每名乡镇团委委员至少建2个团组织”的要求,各县(区)都能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开展调查摸底,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责任,使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三是抓点进行示范,积极探索工作经验。团市委首先在洛南县进行抓点,在镇域经济相对发达,青年群体聚集较多的石门镇建立了奇石根雕产业链团总支和石门镇河西移民安置小区项目工地团支部,邀请团省委副书记段小龙出席成立仪式并为两个实体化团组织揭牌。洛南县首批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直属团组织成立后,团市委及时编发《团情快讯》,并在团市委网站对洛南的工作经验进行登载,为其他县(区)开展工作提供了借鉴。
四是推行五项制度,加快工作推进速度。一是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建立工作情况统计表和工作台账,要求各县(区)团委每周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团市委统一汇总,综合评价后形成《督查通报》在全市范围通报,并抄送各县(区)党委主管领导。二是电话约谈制度。在每周一次通报的基础上,团市委根据各县(区)开展情况实行“电话约谈”制度,根据各县(区)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团市委确定位居最后的两个县(区),由团市委领导电话约谈,亲自进行督促。三是干部联系点制度。团市委干部每人联系包抓一个县(区),负责指导、督促各县(区)做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四是督导检查制度。团市委采取定期抽查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县(区)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五是工作考核制度。团市委将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作为各县(区)团委年底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工作力度大、完成较好的县(区),在评选优秀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在年底考核时作为重点加分项,有力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进展和目标任务的完成。
在今后的工作中,团市委将按照团省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从人员、机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积极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既让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及时“建起来”,又让团的基层组织真正“活起来”,真正实现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