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心系三农•共建和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在甘泉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团甘泉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该县道镇乡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7月30号中午12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支农志愿者一行九人在该校博士生燕飞的带领下到达甘泉,共青团甘泉县委书记李建带领团委其他干部到车站迎接。在随后的简短欢迎仪式上,志愿者代表介绍了服务队人员构成情况,李书记就甘泉的县情特别是蔬菜种植情况作了具体介绍,双方还就随后的行程计划经行了进一步的商讨。当天下午,在团县委的组织下,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甘泉县道镇,参观了纪丰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从黄瓜、番茄、辣椒等主产蔬菜的品种培育,到苗期栽培到开花坐果时期的注意事项,园长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说,让志愿者们对当地大棚蔬菜的种植、基地的管理及运行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在园区,志愿者们就无公害蔬菜的培育、果蔬观光食品的生产、保鲜储藏等问题与村上干部、驻村县级农技人员以及菜农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调研,了解了甘泉县蔬菜培育、加工储藏和销售等环节的现状与发展愿景。
在乡政府,志愿者们还与镇长王华进行了座谈,乡政府干部扎根基层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每一个学子。在会上团县委书记李建对志愿者们寄予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志愿者们帮助蔬菜种植农户搞好蔬菜技术培训。二是希望志愿者们多到大棚里面解决当前村名们面临的一些疑难问题。三是利用休息时间给予村上的留守儿童学业辅导。
7月30至8月5日,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该乡道镇村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开展新农村调研、科技支农帮扶等活动。分两个小组调研了道镇村、兰家村、甄家湾等8个村子。通过与村民沟通、走访菜农、走进菜棚,对当地村庄现状、大棚设施、政府补助、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施肥、销售、产出比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当地大棚种植的建议。在此次活动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道镇村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以便长期合作交流。
在为期一周的义务支农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结合自身知识志愿服务基层。在增强自身实践经验,加强书本理论知识转化的同时也向当地农户展现了当代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和风采。
在此次科技支农志愿者服务中,团甘泉县委全程主动配合志愿者队伍,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努力为该项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受到了志愿者们的一致好评。在前期的需求信息报送中,团县委积极与农业部门进行沟通,根据报送要求积极开展科技支农服务需求的收集、筛选和统计等工作;在中途的行程安排中,团县委在争取安排解决志愿者食宿和其他保障问题上作了大量工作;在后期的支农服务中,团县委更是提供各种便利,以保证志愿者服务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