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5日,由西北大学团委组织的“曙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16人,从古城西安出发辗转千里,深入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进行了为期9天的义务支教、课题调研和政策宣讲活动。用爱心和知识为民族地区的孩子们点燃了一盏盏希望之灯;同时也让年轻的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自己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展示。
校团委把我们这次“三下乡”活动的主题定位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九十周年暨西北大学建校110年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使我们实践团成员显得更加富有使命感。
我们这次义务支教、课题调研和政策宣讲活动的地点是大仓镇。一开始便受到了巍山县政府、教育局、县团委及驻地镇党委、政府等组织和领导地大力支持,村干部、师生们更是给予了热烈地欢迎。到达大仓中学的第一天,全体支教成员与学生们进行了见面后,便开始进行忙碌的工作。首先进行报名登记,组建一个新的兴趣班。我们按照学生文化程度和爱好,根据队员的个人特长,合理安排了兴趣班的老师。在与这里的孩子们最初地接触中,大家深深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与善良,以及对我们的热情和期待。使大家觉得责任感倍增。大家都在心里默默的表示,一定要通过我们的支教活动,来给他们灌输新鲜的知识和营养,树立他们创造新的人生信心,这样才不负他们那真挚热切的目光。
调查研究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民族地区异域风光和文化神秘,曾经诱惑着我们每一颗年轻的心。大家总是显得心潮汹涌和无比地兴奋。7月18日上午,我们调研组一行四人乘车一路颠簸来到东莲花村。东莲花村位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北部,坐落在有“红河源头第一镇”美称的永建镇的中央。东莲花村是云南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曾是马帮锅头聚居地.因此曾有大量物资钱囤积,东莲花村是纯粹的回族自然村,也是整个大理地区回族传统文化最为丰富,民风最为古朴,民俗最为多姿多彩,传统底蕴最为淳厚的穆斯林社区之一。东莲花村在占地不大的村落里记录了云南西南地区回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2007年1月被省政府公布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始建于明代中叶、有着六百多年历史,因其古村落风貌保存完整、伊斯兰民族风情浓郁、马帮文化悠久,于2007年10月份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在宗教、古建筑、饮食、习俗等方面保存着丰富浓厚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科学、文化价值。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结合西大110年校庆活动,宣传了西大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我们深感作为一个西大人而骄傲,我们为自己所处的时代而自豪。因为在我们看来,西大不仅代表西大,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中国教育的未来,中国民族的发展方向。
短短的9天时间,转瞬即去。但是,大仓的山,大仓的水,和那里的孩子满意的笑脸,将永远留在我人生的的记忆中。她将给我们每个队员的人生,提供不尽的思考和动力。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从大的方面看,密切了当代大学生与农村基层的互动联系,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将所学所用回报社会、服务基层;通过爱心支教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仅使村里的孩子汲取了更多新鲜、丰富的文化知识;还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每个成员来讲,一次活动终生受益。对于培养我们关注现实、奉献社会、成长自我、提升个人价值等自觉意识和能力,应该是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