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基层组织工作动态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团榆林市委组织市区700个家庭种下500亩樟子松

更新时间:12年04月25日 点击数:416

   
    4月14日早上9点,阳光明媚,微风和煦,700余户家庭带着铁锹、水桶等植树工具,兴高采烈地来到榆阳区巴拉素镇国家森林公园,参加由共青团榆林市委与市林业局共同举办的“共植一片绿、保护母亲河”家庭植树造林实践活动。
大手拉小手 植下小树苗
当天上午10点,共青团榆林市委在榆阳区巴拉素镇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榆林青年林”揭碑仪式。同时,700余户家庭在巴拉素镇国家森林公园的13个区域内,上演了一场大型的“铺绿行动”。家长和孩子们带好植树工具,前往各自指定的植树区域。
为了给植树活动增添更多的趣味性,组织方还举办了智力竞猜赢大奖、双人绑腿前进等游戏。胡馨予和秦赫艺同学高兴地展示着自己获得的小奖品和“奖状”,“回家后,我要把小奖状贴起来。”
环保是主题 树人是关键
9岁的崔瑞铭是星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身着天蓝色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显得这名男孩子格外精神阳光。在植树现场,他一会儿拿起铁锹铲土,一会儿跑上山坡取树苗,一会儿又拎起水桶取水浇灌。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两颊流了下来,崔瑞铭顾不得擦汗,继续在小山坡上忙碌着。“我和叔叔已经种了7棵树了,现在我们还得抓紧动快,争取多种一些树。”
这是崔瑞铭参加的第五次植树活动,“在我的印象中,我很小的时候就和家人来到小山坡上种树了,所以每年到了春天,我都急切地盼望着家人带我来植树。”说起植树的经历,他讲得神采奕奕,“其实种树挺累的,但每次看着自己种下的一棵棵小樟子松,我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高兴,就好像自己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今年植树报名时,我还叫上了我的几个小伙伴,我希望他们和我一起多种树,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多制造新鲜空气,绿化我们的家园。”
网友热心肠 义工勤奉献
在植树现场,有不少戴着红色臂章的队员们,不时地为人们指挥交通,指引路线,搬运树苗,他们就是榆林青青义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队队员,以及榆林青年网的热心网友们。
何彦兵是青青义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他的网名“萧秋水”是植树现场工作人员对讲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上午10点30分,他一边将一根白色的接水管扛在肩膀上,一边拿对讲机,给各个区域的义工们布置着工作,“3区、4区、5区,种植人员已基本到位,开始发放树苗。”“7区、8区道路拥堵,马上组织人员去疏通。”他介绍:“几天前,青年志愿者应急服务队的队员们就开始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具体负责运送树苗、接送义工、划分区域等工作,今天在现场还要帮忙维持秩序,等参加活动的家庭都离开后,要将未种植好的树苗进行补种。”简单几句介绍后,“萧秋水”急匆匆地向另一个区域走去。
榆林青年林 为驼城披绿
团市委副书记白涛介绍,2004年以来,共青团榆林市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带领全市青少年致力于秀美山川建设,再造生态和谐家园。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榆林环境治理工作时,曾亲临位于榆阳区小纪汗林场的“榆林青年林”,实地了解治沙造林和生态建设情况,对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截至2011年12月,榆林市各类“青”字号青年林已达4万亩,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白涛介绍:“该青年林建设规划用地5000亩,我们将用10年时间开展以‘共植一片绿、保护母亲河’为主题、‘大手拉小手’为主线的家庭生态环保实践活动。今天,700余户家庭为500亩山坡披上新绿,今后,我们将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少年从小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投身‘塞上生态名市’建设,为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上一篇文章:绥德县组织300多名小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下一篇文章: 团定边县委开展“清白色垃圾,共建文明县城,”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