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这对团佳县县委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新媒体深受青少年热衷的现状,近两年来,团县委积极探索并运用新媒体来引导青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开通新浪微博:服务基层做贡献
微博作为一种互动性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又深受青年喜爱,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为了更好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团县委,审时度势、着眼长远、顺势而为,开通了新浪微博“共青团佳县委员会”( http://weibo.com/2321863804),以充分发挥网络阵地来吸引、凝聚青年,满足青年的需求,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微博从8月19日开通以来,短短的时间内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机关全体干部、基层团委书记、团支部书记以及各校少先队辅导员也积极开通微博并纷纷在微博上交流思想、探讨工作,了解青年的合理利益诉求,倾听青年的心声,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和发展。青年们也可以通过微博学习团的知识,了解团情快讯和时政,让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微博的运用让青年们有了更多、更直接与团县委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极大的促进了青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青年的感情,提升了友谊。
建立网站:网上展现共青团新形象
以网站为重点,发布团情信息。已建立了3年多的团佳县县委网站(http://shanxi.gqt.org.cn/jiax/),本着“宣传党政思想,服务青年所需”的宗旨,以信息服务青年,以活动聚集青年。为青年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了一个开放的、活跃的青年平台。在这个网站里,团干部们以犀利的笔锋、生动的语言,纵论团内要事、活动趣事。这里的许多文章不乏精品,在一段时间内佳县人民政府网图片新闻里全是共青团活动的痕迹,其它网站和报纸也纷纷刊登。今年上半年,《中国青年报》采用1条,中国共青团网站采用10条,陕西共青团网采用20条,《榆林日报》采用5条,榆林新闻网采用13条,榆林青年网采用28条。通过团县委网站这一平台,促使青年们积极的参与到佳县团委的活动中,并使得团的工作被更多网友所关注、所吸引。
团干部QQ群:思想的网络盛宴
利用共青团佳县委员会QQ群(65658611)为载体,建立网络团组织。以组织结构为基础,以兴趣类别为集合,团县委书记薛晓华,还建立了“佳县志愿者”QQ群(79018477),尝试用QQ群凝聚青年,做到了真正深入了解青年的诉求,强化了对每个新青年的教育引导和互动凝聚,合理利用QQ群邮件功能,及时向固定的群成员发送信息和文件,避免了信息遗漏和重复发送。在“佳县志愿者”QQ群里包含团干部、团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等人的QQ号,需要发送相关文件通知时,只要选择发送群邮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向群内所有人发送包含附件的文档,有效提高了团组织工作的效率。
开通飞信:短信互动影响大
添加手机飞信,便于信息化管理。7月8号团佳县县委通过飞信创建了飞信群“共青团之家”(38859021),虽然这个飞信群开通的时间不长,但一致得到大家的好评。团县委通过群发信息,可以直接向团干部、团员青年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的手机或网络端发送信息,既降低了信息传递的资费又简化了繁琐的信息发送步骤。近期,团县委利用短信互动平台,向全县团、队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发送了《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按时观看陕西电视台民生报道:大红枣“烤”出好效益》更是将其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团县委还经常向群内成员发送各类教育短信,短信内容包括各类先进事迹、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典语录等。
总之,团县委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宣传的作用,抓住青年群体的关注点、兴奋点、共鸣点,增强认同感,建立多层次、广覆盖、深关联的引导体系,通过网络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快速、灵活、丰富、有效的信息服务,内容将涵盖与青年紧密相关的时政要闻、团情快讯和综合服务信息等多个方面,让广大青年真正感受到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使今后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贴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