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11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第六批WWF秦岭青年使者200余名志愿者将再次奔赴秦岭,为秦岭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启动仪式上,WWF(瑞士)北京代表处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团省委副书记张小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建华为WWF秦岭青年使者授旗。
2011年“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陕西省林业厅、共青团陕西省委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活动以“保护秦岭,低碳你我他”为主题,充分展现以往活动的鲜明特色,继续开展社会经济本底调查、资源调查、环保宣传以及支教支农等活动。同时,活动在传承中寻求新发展,呈现新特点。一是部分志愿者双重身份为宣传环保理念创造了新条件。今年,“WWF秦岭青年使者”中有部分为西安世园会志愿者, 9月份将服务世园会。这种特殊身份将使他们在“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中将更好的宣传“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世园会主题,让山区群众在宣讲中了解世园会,在图片展中体验世园会;随后,在世园会服务期间,志愿者将用实际行动诠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世园理念,号召更多的市民保护环境,关爱秦岭,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秦岭。二是活动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全国18所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并通过网络面向社会招募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依托新媒介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此外,随着活动辐射面进一步扩大,保护区“绿色书架”图书捐赠的来源由杨凌周边扩大到澄城县、西安市莲湖区。在澄城县团县委和西安市莲湖区团委倡导下,两地中小学捐赠图书3000册。三是活动设计更贴近居民生活。活动紧扣“保护秦岭,低碳你我他“的主题,大力支持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小额项目,将关注点投向城市水源地调查,如西安市水源地黑河的调查、安康市水源地岚河的调查等。支持青年志愿者们在城市中开展有关环境教育、自然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号召市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WWF(瑞士)北京代表处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表示:“2011年是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开展的第六年,我很高兴与两百余名志愿者共同庆祝此次活动举行。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来自全国成千上万的青年使者们积极参与到这一生机勃勃的队伍中来。我们期待在更多的青年使者的支持下,使我们的自然保护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品牌活动,“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志愿者活动,并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者项目奖以及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学校党委副书记马建华表示:“‘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面稳步扩大,已经成为青年学子关注大秦岭,保护大秦岭的一个品牌。”并寄语所有青年志愿者要在实践中树立报国之心、养成学习之心、磨练意志品质,本着奉献的精神、发挥专业优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换取丰硕的成果。
秦岭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对“WWF秦岭青年使者”行动也非常欢迎。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唐周怀表示:“此次活动也是大学生的一次特殊体验,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体会。这样的活动表明,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个别行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和职责,而是吸纳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特别是青年志愿者们的参与也更让我们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对未来秦岭的生态保护满怀信心。”
据悉,7月12日,200余 名志愿者将奔赴10个保护区、3个水源地、3个城市,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调研、科技支农及环保宣传活动。另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于当天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