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了,宁强人在这次灾难的阴霾中已坚强的走了出来,一个个在废墟上崛起的新家园,一排排基础设施齐备的灾民永久性安置点,一座座崭新的学校、医院、敬老院不时映入眼帘。“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这是宁强群众对灾后重建的共同评价。回顾这几年宁强团县委在灾后重建期间救助失学儿童、帮扶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天津援建希望小学等希望工程事业的发展,其间凝聚了中省市团组织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汇聚了全国各界团体和人士的帮扶与参与。
大灾面前,青年先行。地震发生后,团县委积极组织团干部对各乡镇希望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受灾学生家庭情况一手资料,并联系陕西电视台成立了“朝阳行动”特别节目组制作专题募捐,一大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积极参与我县希望工程,资助我县上百名家庭受灾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同时、团县委及时组建起26个抗震救灾希望工程突击先锋队,迅速投入到抢险救人、救治和辅助救治、心理调适、卫生防疫、救灾物资分发、协助维护秩序等工作中。在高速路口及时设立服务岗、服务队,为救援人员疏导交通,宣传科学防震知识,免费提供食品、药品、饮用水等,设立通讯咨询、就近缴费等便民志愿服务点,方便了群众,在灾难中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扩大了希望工程的社会影响,真正使希望工程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多方支援,播撒希望。为希望工程募集资金,团县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希望工程的品牌效应,得到了众多单位与个人的大力支持。通过团市委联系陕西伟志集团有限公司捐赠帐篷、食品、纯净水等价值4万元的物资;团县委联系到安康市岚皋县总工会捐助的6千元救灾资金;还争取到西安华仁医院为广坪镇捐赠价值6万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100件纯净水,30箱食品,并为当地受灾学生免费检查、治疗;西安卓奥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为广坪镇受灾的中小学生捐赠2000册图书,2000套文具,200件纯净水,200桶食用油,126袋面粉,100袋大米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共青团铜川市委捐赠方便面300箱,纯净水300件,棉被100床,米、面各100袋,醋饮100件,总价值4万元;共青团延安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樊章平等捐赠方便面1200箱,纯净水810箱,现金3000元,总价值53000元;共青团陕西省委捐赠5万元的救灾物资和10万元的救灾款。这些物资和捐款在受灾第一时间送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为他们送来了希望的光芒。
天津援建,铸就千秋功业。天津对口支援宁强灾后重建,对宁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在省市团委的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天津团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并倾力支持宁强的希望工程。期间,选派了1名优秀团干部来宁强挂职半年,从人才和智力上给予强力支援。同时,天津团市委领导多次来宁实地考察,并积极动员企业家和社会各届人士慷慨解囊,共捐助资金600余万元,援建7所希望小学,资助144名受灾中小学生。捐赠各类图书8000册,建立了2个爱心书屋和图书角,天津人民的无私援助将极大的鼓舞宁强人民战胜灾害,加快灾后重建的勇气和决心,也推动了宁强希望工程事业健康发展。
地震后,共青团宁强县委共筹集希望工程资金600余万元,其中:投资600万元,用于建设希望小学7所;投资10万元,建希望卫生室2个;投资10万元,建“海河青年家园”1个;资助贫困中小学生142人13.61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3名10.6万元。同时还通过省团委为希望小学争取电脑13台,价值6.5万元;希望图书室3个,价值5万元;大米、面粉、棉被、棉衣、纯净水、医疗器械、帐篷、图书等物品总价值达80多万元。这些项目资金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帮扶贫困青少年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希望工程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