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部分师生与团佳县县委、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青年以及部分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在东方红音乐书店,开展 “传承五四精神 共话时代担当”主题活动,以多种形式致敬青春,传承红色基因。
会上,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馆长薛晓华热情致辞,向在场老师、青年致以节日问候,并详细介绍博物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挖掘历史底蕴、讲好文明故事的建设成果,为活动注入深厚文化内涵。活动现场组织了全体青年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精神,激励青年以志愿精神践行使命担当,在基层奉献中书写青春华章。
随后,来自不同高校的学子结合自身经历,围绕传承五四精神与黄河文化展开热烈讨论。青年们畅所欲言,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翁阳表示,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日子里,面对奔腾不息的黄河文明图景,每一履参观的步伐都犹如触摸着华夏文明的脉搏。我深刻地体会到"青春如百卉之萌动"的觉醒力量,母亲河千年的泥沙沉淀与五四精神百年的思想激荡在此刻交汇——青年当如黄河之水,既要有穿山裂石的勇毅,也要有“九曲”不挠的坚韧,更要有润泽万物的襟怀。站在新时代的渡口,我们这一代青年应做文明长河的摆渡者,让五四精神的火种与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映生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彭烽谈到站在黄河"几"字弯的文明坐标上,更觉青年当如黄河,既有沉淀千年的文化底气,亦葆有穿峡破壁的革新锐气,以科学精神疏浚思想淤塞,用民主意识拓宽发展河道,让五四星火在新时代的河床上奔涌成海。
北京建筑大学博士生宋健表示,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充满觉醒与奋进气息的日子里,有幸走进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不仅感受到黄河文明的厚重积淀,更触摸到历史与当代青年使命交织的精神脉络。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将黄河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书写新时代黄河文明的绚丽华章。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映天表示,参观完黄河文化博物馆,内心充满了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豪感。我们的祖先从治黄开始,就在与自然的搏斗中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像大禹治水一样勇于担当,像五四青年一样敢于创新,让黄河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香港大学房地产与建设系的大四学生夏欣彤表示,参观黄河文化博物馆,让我深刻体会到「母亲河」对中华文明的滋养。站在模拟黄河景观前,我看到黄河奔腾五千年的浪涛里,沉淀着我们的文化根脉,也激荡着百年前五四青年的热血。我们要如黄河滋养大地般守护文化根基,又似黄河改道般勇于突破陈规,用创新思维与青春热情燃起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安荣作总结讲话。他深情寄语青年师生,希望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厚植家国情怀,以赤子之心服务社会;练就过硬本领,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传承厚重的黄河文化智慧,发扬五四奋斗精神,勇做时代弄潮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旨在召广大青年和西部计划志愿者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员的回信精神,用青春的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用奉献的精神书写动人篇章,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佳县这片热土上绽放青春光彩。
座谈会前,青年师生一同参观了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