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陕西共青团!

基层团组织工作动态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详情页

汉中市青少年宫开展“公益支教”活动 为乡村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更新时间:24年12月20日 点击数:20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长成才,对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汉中市青少年宫在共青团汉中市委的指导下,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职能部门责任,统筹社会资源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探索出“一张足迹图、两大抓手、三支队伍、四级联动、五色光环”为内容的“12345”公益支教工作法,为奋力打造富有汉中特色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贡献青春力量。

1734663691485795.jpg

坚定信念,用“足迹图”引领工作方向。以全市11个县区乡村学校的地图定位,作为目标“足迹图”夯实全覆盖工作任务。分别从各学校师资力量的短板弱项、乡村少年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标靶定位按需支教。截至目前已走进全市10个县区的18所乡村中小学,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书沙龙、户外研学、科技体验、艺术培训”等多种课程送到孩子们身边,覆盖乡村少年儿童4600余人。乡村孩子的求知梦正在被一个个温暖的公益支教“足迹图”点亮。

积极破圈,“两个抓手”赋能乡村教育。当前,汉中市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日趋均衡,但乡村学校依然存在科普艺术类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用品不足等两类主要问题,市青少年宫紧盯问题导向,抓“课程优化”提升教学质量,抓“资源整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已经形成教师引进、课程评审、研讨试课、教学反馈等四项具体程序筛选优化课程体系;同时整合市图书馆、县区科技馆等资源,为乡村孩子捐赠图书300余册、学习用品2000余件,让乡村青少年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

选贤任能,“三支队伍”凝聚支教人才。建立“部门+组织+机构”的教师选聘模式,打造公益支教团队。通过汉中市教育局、汉中市科协、团汉中市委等部门推荐,联合市县“红领巾巡讲团”、航模协会、科技文艺类政协委员工作室等组织,依托全市现有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科创中心、青少年校外培训等相关机构,审定35名德才兼备、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加入公益支教队伍,目前正在不断擦亮“流动青少年宫”公益支教品牌,逐步搭建起各领域联动的公益教师平台。

齐抓共促,“四级联动”打造立体网格。在团汉中市委的领导下,积极搭建“市县镇校”四级联动支教网格,市青少年宫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与业务指导、县级团委负责县域内相关组织机构与教师统筹协调、乡镇团委负责活动学校筛选与联系对接、学校团委或少先队组织负责学生的课程选定和基础教学条件保障。通过各级有效配合,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支教方向,让广大青少年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与成长机会。

精心筹划,“五色光环”照亮多彩童年。在课程内容上,创新设计“五色光环”课程体系。其中,“红色爱国课程”以“红领巾巡讲团”课程体系为主,引领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蓝色科普课程”从航模飞行实操到航空模型组装,让青少年翱翔在科技的晴空;“绿色急救课程”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粉色艺术课程”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情趣;“金色读书课程”让青少年在书籍中汲取智慧的源泉。截止目前已完成185课时的授课,分别从品德修养、科创素养、自我保护、艺术熏陶以及文化知识积累等多方面照亮乡村孩子的童年,为他们的兴趣培养种下了珍贵的种子。

1734663729355248.jpg

下一步,汉中市“公益支教”活动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是拓展支教阵地,通过设立公益教学点和合作办学的形式,让更多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校外教育服务。二是提升师资力量,不断拓宽教师聘用渠道,定期组织支教团队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以及举办教学成果展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三是整合全市资源,不断完善具有汉中特色的校外课程体系,与相关组织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汉中市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支教”发展大格局,谱写新时代青少年宫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文章:安康青年志愿者将青春“志愿红”闪耀秦巴明珠

下一篇文章: 陕西省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