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团中央相关工作要求,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科学有序有效参与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贡献青春志愿力量。根据共青团陕西省委工作安排,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修订本工作指引,请参照执行。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的动员方式和“培训不合格不上岗、保障不到位不上岗”原则,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与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就近就便招募、储备和派遣应急志愿者,落实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抗旱青年志愿服务管理和处置,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安全事件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消除危害和灾后恢复等志愿服务工作。
组织章程
(一)听党指挥,助力防汛抗旱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自觉服从党组织的统一指挥,坚持有序组织动员,发挥青年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摸排本地防汛抗旱及恢复生产、灾后重建需求,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科学有序开展防汛抗旱志愿服务。
(二)主动报到,做好供需衔接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就近就便向属地县区团委或镇街报到,登记相关信息,保持动态联系,服从工作安排,参与相关培训,根据不同灾情和防汛抗旱工作不同阶段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科学有序参与开展协同救援、道路清障、群众安置、卫生防疫、农技指导、抢收抢种等志愿服务工作。
(三)精准服务,关爱重点人群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脆弱性群体的受灾情况和现实需求,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统筹开展物资帮扶、心理疏导、教育帮扶、物品代购等志愿服务。
(四)做好保障,重视自身防护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坚持“安全第一”,坚持“能为可为、尽力作为”原则,高度重视青年志愿者自身安全和专业培训,深入开展避险自护和救援技能培训,严格落实对在岗青年志愿者的后勤保障。青年志愿者在参加防汛抗旱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为青年志愿者购买保险、配备相关安全装备,提供必要的后勤服务,保障青年志愿者人身安全。
(五)应急备勤,提高响应能力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要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切实做好组织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好应急志愿服务力量的储备和预案演练,增加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以及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精神状态和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发挥青年志愿者“第一响应”优势,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出队伍、冲锋在前。
工作内容
(一)险情报送
发挥“本地化”优势,发现灾害险情,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党委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升预警响应时效和应急处置能力。广泛传播防汛以及次生灾害防范信息,引导公众远离危险区域,提前转移避险。
(二)应急救援
在灾情发生后,具有专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青年志愿者,可在当地党委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强化行业部门优势互补融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设备等优势,针对性地开展协同救援等专业志愿服务,在防汛抗旱中筑起“铜墙铁壁”。
(三)社区服务
青年志愿者通过团组织或个人主动到社区居委会灵活报到,深入了解社区服务需求,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产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需要及时就医的伤病人员等群体给予特殊、优先保护,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排水清淤、物资代送、公共场所垃圾清除、卫生消杀等服务,协助基层政府恢复受灾区域生产、生活秩序。
(四)后勤保障
在当地党委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抢险工作的后勤保障任务,包括物资搬运、食物保障、饮水保障等,提高志愿队伍的持续服务能力。
(五)群众安置
在当地党委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群众安置区服务工作,参与救灾物资搬运与发放、安置区卫生防疫和卫生清理、受灾群众心理抚慰及相关秩序维护等工作,确保人员及时转出,妥善安置,有序管理。
(六)知识宣传
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面向居民、学生、职工等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加强防汛抗旱安全教育与节水节电公益宣传,及时传播官方公开发布的汛情预警信息、各级防汛工作重大部署、重要事件,普及防汛安全避险以及次生灾害防御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汛减灾意识与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相关要求
(一)提高站位、主动担当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与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动员、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科学有序地做好相关志愿服务,打好主动仗、筑牢“安全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典型宣传、榜样带动
广大青年志愿者要及时正面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政策、防汛工作部署和安全避险知识,一切以省委省政府与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防汛信息为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广泛宣传青年防汛抗旱志愿服务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青年志愿者不怕吃苦、听从指挥、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积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弘扬青春正能量。
(三)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防汛抗旱措施链条长、涉及部门多,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广大青年志愿者组织要主动与本地应急救援队伍对接沟通,通过建立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联席会议等制度,打通信息、流程壁垒,强化防汛救灾合力,切实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四)摸清底数、因地制宜
全省各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要认真清点本组织、本系统储备的应急物资、设备、装备情况,摸清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底数,力求做到物资储备与应急救援能力的科学合理匹配,并逐级上报备案。鼓励各地、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细化措施,增强工作指引的衔接性和实效性。
(五)成立队伍、动态报备
各市(区)团委要依托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成立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明确队伍架构、人员职责与响应机制,确保队伍在关键时期闻令而动,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主动对接本地应急、水利等部门,积极协调应急物资供给渠道,保障应急物资调得出、跟得上、供得足。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定期汇总队伍组建进度、物资协调成效等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形成专题报告及时报各市(区)团委。
本指引由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极端异常天气频现,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闻“汛”而动,青年集结。全省广大青年志愿者要积极发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防汛前线挥洒青春汗水,为我省防汛抗旱工作贡献志愿力量!